周之江是第一次去。刘海粟正在临摹徐谓(青藤)的一幅葡萄,见有人到来,并不停笔,说,两位等我十分钟。边说边拿起画桌上的一只小碟子,把剩下的洗笔的墨水往画面上一片一片地倒。倒后,又用毛笔勾勒一阵,然后对我说,介绍一下,初次见面,这位小朋友怎么称呼?我说,周之江,唐云的关门弟子。
刘海粟眯起眼睛,打量一番周之江以后,就问,你看我画得怎么样?周之江说,画得好快。刘海粟说,就快?不好吗?周之江说,大胆,潇洒。刘海粟沉默了一阵子,说,这张画就送给你了,接着,就在画上题款:吓倒白阳(陈白阳),笑倒青藤,惟有之江,不吓不笑。这一年周之江28岁,海翁82岁。
周之江去看刘海粟,实际上是唐云的意思。唐云经常说,你最好去看看刘海粟,中国画家,魄力最大的是刘海粟,他是先洋后土,以后你如果来一个先土后洋,也一定大有出息。唐云是一个既豁达,又明智的长者,为了让周之江有“出息”,1987年还特地与胡问遂联名写了一封推荐信给日本大阪国立教育大学,成就了周之江出国深造的机会。
1992年,周之江在日本大阪创立了日中书画篆刻协会。同年,他专程到香港铜锣湾拜访了96岁高龄的刘海粟大师,周之江把唐云老师当年的期望对刘海粟讲了一个大概,说,海老19岁已经留学回来当上海艺专的校长了,我36岁还刚刚出国求学,真是太晚太晚了。想不到刘海粟大师说得特别幽默,他说,我回国办学,教的是本国同胞,你36岁出国求学,现在已经是日本人的老师了,赚日本人的钞票,比我更有能耐,说完哈哈大笑。说得周之江心跳不已。
当年不吓不笑的周之江,如今也已年过花甲。但依然孜孜不倦,默默耕耘,最近十年,他一直在钻研南宋的牧谿画派,牧谿是属于豪放派的。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远远不及在日本绘画史上煊赫。因为牧谿现存的几十幅作品几乎都在日本。就是在日本,也只有每年十月的第二个周日,才可以在京都的大德寺里观摩到,周之江是年年必到,犹如朝圣一般,怪不得周之江的画与众不同,有宋画的古朴,有日本画的华丽,又有严谨的书法线条和笔势。2008年,周之江的六曲通景屏风画《祥瑞图》被日本奈良唐招提寺永久收藏。2010年11月,周之江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把个人书画展办到了首都北京荣宝斋。
庄日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