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执法
打击整治黑三轮
周浦镇是浦东南部的商贸、交通集散地,黑三轮的生意也格外好。不少市民养成招手即上黑三轮的习惯,这给打击带来难度。
仅2011年一年,周浦镇就出动执法人员1620人次,执法车辆252辆次,收缴非法营运三轮车2308辆,整治非法改装点3处。黑三轮车主老徐也对记者表示:“政府对我们的打击力度越来越大,从早上7点抓到晚上8点,一刻不停,日子是越来越难过了。”
然而,黑车“你来我躲,你走我来”,单纯靠几次街头整治,只能治标。镇政府工作人员坦言,只要公共交通线网布局不能满足居民出行需求,黑三轮就会存在。要想治本,还得从源头——改善交通不便上抓起。
“灰三轮”
曾有作用须分流
几年前,在一时难以完善公交线网布局的情况下,由镇就业中心牵头,126名因为镇办工厂转制而下岗的“4050”人员被组织起来,成立了一支均为人力三轮车的“南汇人力车队”,统一车容车貌,车身上还悬挂着文明标语。
这支车队的车主都是本地居民,再加上有管理单位,价格统一,服务相对规范,抢走黑三轮不少风头。一些黑三轮做不到生意,转而改投其他行当。剩余一部分车主则自发“整改”,改变过去漫天要价和宰客现象,候客时也会停成一排,减少对交通的影响。
尽管这支人力车队既解决了一些失地农民和“4050”人员的饭碗问题,同时推动市场秩序改善,然而,这毕竟也是打擦边球的“灰三轮”。而且,随着成员年龄不断增加,一些人把车辆层层转包给外来人员,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周浦镇在加强管理的同时,计划在今年底前通过帮助本地户籍人力车主转岗、一部分到达年龄者自然退休、介绍外来人员参加招聘会重新就业等方式,取消全部人力三轮车。
完善公交
逐步淘汰三轮车
一旦“灰三轮”全部取消,由此产生的交通空白如不能填补,黑车势必回潮。
周浦镇今年3月开通两条社区公交线路,从早6时30分运行到晚8时,基本覆盖居民主要外出时段,目前日均乘客4300人次。同时,在市郊街镇中率先推出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660辆自行车分布在33个租赁点。截至7月1日,发放租赁卡1463张,每辆车日均出借2.5次,服务1650人次。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也有市民认为,社区巴士虽然比黑三轮便宜,但毕竟不能“门到门”服务,不够方便。此外,全镇只有一个租赁自行车办卡点,也不方便。对此,周浦镇相关人员表示,将调整公交站点设置,循序扩充自行车租赁网点,适当增设部分人工和自助式退补租赁卡岗亭,并加强自行车维护,在每个站点搭建雨棚,吸引更多市民弃三轮车选公共交通。本报记者 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