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画艺术,绵延千年。
当代画家,承继着中国文人画瓷的优良传统,殚精竭虑,筚路蓝缕,在艺术探求之路上,孜孜矻矻地追寻瓷画的新手法,新意境。
青年书画家朱忠民(又名大羊),亦为这一群体中勤勉耕耘者。他积二十多年书画创作功底,复在瓷画领域再拓新路,近有《大羊陶瓷》梓世。他钟情青花,自有喜欢的情缘。
然而,纸画与瓷画,不尽相同。这其间,既有关联,又有区别。同样的画面,同样的意蕴,表现在不同材质上,会产生不同效果。而能够驾驭瓷的特性,展露画的技艺,至少显示出画家的定力与自信。
青花瓷,一种被唤作釉下彩的器物。看似简单,实藏玄妙。其色泽单纯,却墨分五色,具无尽之韵味。素白的瓷面,因青花料的挥洒或点缀,而缤纷多姿,神采飞扬。料与水的调配,干湿益彰,浓淡相宜。落在瓷上,即显层次清晰、节奏分明的旋律。
平面书画,一旦转换到立体的瓷器上,画面似乎有了质感,亦有了动感。在三百六十度的绕旋中,笔墨的腴润灵动,与瓷器质地的坚硬水乳交融,浑然一体。
自然,这是一种难度创作。
惟其艰难,朱忠民才有激情、有勇气挑战自我,不断探求与摸索,力求使瓷画的艺术造型走近经典,更臻完美。
青花无言。见多了世间多少繁华梦,灿然归于平淡。年复一年,青花依旧。它含蓄内敛,不事张扬;它清纯质朴,泽涤心灵。青花的品性,被世人永久地铭记。
正如诗人所言:
月有圆缺
青花长青
既不喧嚣
亦不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