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0岁的杭法兴家住松江九亭,早上6时15分从家里出发,转了3趟车,不到9时就赶到工博会现场,成为最早进馆参观的观众。他手拿一叠各国汽车减震装置的设计图资料,准备在新能源汽车专业展上找一些展位负责人好好聊聊汽车减震装置的设计和应用。“工博会我每年都来,每届都要入馆好几次,这里既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探讨专业话题,又能获得最新的技术动向。”杭法兴说,自己平时热衷发明创造、钻研技术。
来自重庆的刘霓今年第五次来上海参加工博会,主要参观工业自动化展。“我是来取经的,去年在工博会上看到的一项新技术已经用到了我们企业生产中,这里是分享新技术的最佳平台。”
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观众脖子上挂着照相机,手拿笔记本,边看边照边记录。还有些企业组团来参观,看到心仪的产品就现场采购。一名参展商告诉记者,工博会的专业观众越来越多,“有些观众参观时提问很专业,我还要回单位查资料后才能回答他们。”
本报记者 叶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