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优势
早在今年4月的德国汉诺威工博会上,德国总理默克尔就在荣威E50面前足足停留了十来分钟,向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打听E50的价钱。昨晚,上汽终于抖出包袱:荣威E50上市价格23.49万元,但算上能拿到手的5.4万元国家补贴和4万元的上海地方补贴,消费者只要花14.09万元就能“吃到螃蟹”。再考虑到相对市值在6.8万元上下的申城首批2万辆免费“绿牌”,以及有可能的购置税优惠及保险优惠,买家花10万元就可把E50开回家。这让不少闻讯赶来的消费者大感兴趣,上午在工博会现场就有人咨询起预订问题来。
用费优势
荣威E50的使用成本也远远低于传统燃油汽车。如按照60公里等速的百公里能耗和上海市民用电价格计算,E50车主每百公里的花费将不足8元。如果以每天上下班行驶50公里计,每天的电费支出仅为4元;而使用同级别的燃油车,则每天油费支出至少30多元。这样一年下来,开荣威E50可节省近万元,五年总计就可省下一部小车的钱。
空间优势
胡茂元说:“不同于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在内燃机车平台上改装而来的纯电动车型,荣威E50是国内首款自主掌握‘三电’(电机、电控、电池)核心技术的量产纯电动汽车。”据悉,上汽历时三年试过480项试验,全新平台造车让E50避免了“改装纯电动汽车”的一系列“先天不足”。比如:荣威E50把电池“藏在肚子底下”,不像“改装纯电动汽车”要把电池放车后备箱,不会出现电池与乘客的“抢位置”的现象。同时解决了由于加装电池而让车辆前后轴重量分配不均等问题,其0—50公里加速仅需5.3秒,相当于市场上的1.8L燃油车的动力,比“改装纯电动汽车”又进了一大步。 本报记者 胡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