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底一个清晨,我们130余名新兵齐聚东站,乘上一列闷罐车,走上了从军之路。在西行军列上,我们这些懵懂少年高唱《打靶归来》,把大上海远远地扔在身后。没人打听专列开往何处,对我们来说,心中更多的是对军营生活的向往。
列车一路西驰,离绿意尚存的江南水乡越来越远,12月23日,列车开到了大巴山秦岭之间的汉中盆地,这里的一个军工厂厂房就是我们的新兵训练基地。
汉中地区被称为“西北的江南”,气候湿润、雨量充沛。每年夏季暴雨后造成的泥石流,严重影响到厂房的安全。新兵第一仗,就是马上采取措施,消除基地的安全隐患。
我们的任务是把大量机密档案转移出去,武装押往深山。整个过程充满了新奇:我们排全副武装,挎上清一色的56式冲锋枪,护送车队翻过秦岭,跨过渭河,日夜兼程,历时三天。沿途路人驻足,投来好奇的目光;到达宿营地后,车队又排成方阵,哨兵荷枪实弹守卫,引来更多人的观望和猜测。首次出征,我们内心得到了极大满足。
任务完成后,我们收到急令,赴京去修复一条“秘密跑道”。原来,1971年7月9日凌晨4时半,美国总统尼克松的特使基辛格乘坐巴基斯坦民航波音707专机,从伊斯兰堡直飞北京,开始了他神秘的“破冰之旅”。专机于当天中午秘密抵达北京南苑机场时,把跑道压坏了。波音707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机型,最大着陆重量高达112吨,而南苑机场是一座老机场,始建于抗战初期,那条跑道毕竟年代久远,从未经停过波音707这样的大机型,大家伙在降落过程中把它“压塌”了。周总理命令我们赴京急修,是因为我们这支部队“特别能战斗”。我们按期按质修复“秘密跑道”后,又先后参与了北京西郊、沙河、河北丰宁的机场施工保障工作。
1978年,我已是一个超期服役的老兵,又接到了一个艰巨任务。
原来,部队迁至山区后,因信号缺失,上级配发的电视机没法看,基层业余生活一下子成了问题。部队领导高度重视,要求我们马上建立差转台。我们立即出发,考察了山西、浙江、广西等地的有关厂家,最后选择了浙江生产的电视差转信号发射机。
机器运抵部队已是隆冬。施工那天清晨,我们五人冒着凛冽寒风,肩扛手抬,把发电机、电线杆等器械工具抬上山。为了寻找最佳信号接收点,我们跑遍了周边山峰,架设、拆除,又架设、又拆除……汗水浸湿了衬衣,午饭吃的是凉水泡馒头,但人人心里都有着一团火!天擦黑时,最佳点终于找到了!当上海籍战友汤文俊还在二十米高的天线杆上忙乎时,总队首长已在营房看到了清晰的电视画面,兴奋得亲自爬上山头向我们表示祝贺。此时,我们竟已累得躺倒在山坡上。首长见状,感动不已,大声吩咐随行参谋让食堂给我们加菜、上酒。由于我们的努力,连队在偏远山区仍能看到电视,总队政治部特予我们通令嘉奖。
弹指一挥,四十年过去,当年的懵懂少年,如今已两鬓染霜。为国戍边的艰苦岁月,已化作我们心中永远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