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综合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市邮政公司王忠敏站好征兵“最后一班岗”
~~~——市邮政公司王忠敏站好征兵“最后一班岗”
~~~——市邮政公司王忠敏站好征兵“最后一班岗”
~~~——市邮政公司王忠敏站好征兵“最后一班岗”
     
2012年12月20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他没能见母亲最后一面
——市邮政公司王忠敏站好征兵“最后一班岗”
江跃中 张雪琪 廖刚斌
  一个人的一生中会有多少遗憾和内疚?上海市邮政公司武装部部长王忠敏的答案是:“有很多,我最大的遗憾和内疚是母亲去世前没能见上最后一面。”

  12月5日晚上,还没吃晚饭的王忠敏忙了一天后,正准备回家。7时50多分,手机突然响了,从医院打来的电话传来噩耗:78岁的母亲刚刚在医院病逝。王忠敏潸然泪下。

  母亲住院的这几个月,正好是今冬征兵最忙的时候。今年是兵役制度属地化改革以来,第一次由直属局(公司)直接征集新兵,任务非常繁重,王忠敏天天忙着研究制定政策、开展思想动员、组织体检等。不过,只要有空,他就会去看望、伺候母亲。但他没想到,前几天病情还比较稳定的母亲,就这样突然走了。

  今年59岁的王忠敏,从事征兵工作也许是“最后一班岗”了,但他的认真一如既往。

  由于公司体制改革,用工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公司近2万名职工中,符合条件的合同工适龄青年仅18人。没有充足的人数作保证,就难以完成今年的征兵任务。王忠敏与市征兵办和虹口区征兵办多次沟通,寻求上级部门的政策支持,还到公司人力资源部,花了3天,整理了一万多名劳务工的数据,将其中16名符合条件的适龄劳务工,充实到应征队伍中,保证了应征对象的数量。

  一些青年担心参军后会失去工作岗位,王忠敏说:“要让他们走得放心,服役期间安心,退役后回单位称心。”他专门向公司党委作了专题汇报。经公司党委研究决定,制定了相关政策,消除了青年的后顾之忧。“三心牌”打出后,效果立竿见影。单位34名适龄青年中有32人应征,最终2人被征集为义务兵。

  本报记者  江跃中  实习生  张雪琪  通讯员  廖刚斌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评论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冬令热线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粉碎末日谣言特别报道
   第A13版:粉碎末日谣言特别报道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社会新闻
   第A16版:民生新闻
   第A17版:法治新闻
   第A18版:早间点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中国新闻
   第A21版:国际新闻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国际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文娱新闻
   第A26版:文娱新闻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体育新闻
   第A29版:体育新闻
   第A30版:财经新闻
   第A31版:财经新闻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专版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品牌故事
   第B11版:好吃/美食大观
   第B12版:好吃/美食地图
   第B13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4版:好吃/酒旗茶垆
   第B15版:好吃/海上寻味
   第B16版:好吃/美食专列
   第B17版:生活之友
   第B18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19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20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23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24版:广告
   第B25版:新民楼市
   第B26版:新民楼市
   第B27版:新民楼市
   第B28版:新民楼市
   第B29版:新民楼市
   第B30版:新民楼市
   第B31版:新民楼市
   第B32版:新民楼市
   第B33版:新民楼市
   第B34版:新民楼市
   第B35版:新民楼市
   第B36版:新民楼市
184个村建起慈善工作室
他没能见母亲最后一面
各界人士畅谈“深化文明创建”
广告
新民晚报综合新闻A04他没能见母亲最后一面 2012-12-20 2 2012年12月2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