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冬令热线
     
本版列表新闻
经过长达一周“免费援助治疗”,文老伯花1.2万元买下一大堆“袋泡茶”后才发现上当——~~~
经过长达一周“免费援助治疗”,文老伯花1.2万元买下一大堆“袋泡茶”后才发现上当——~~~
经过长达一周“免费援助治疗”,文老伯花1.2万元买下一大堆“袋泡茶”后才发现上当——~~~
     
2012年12月20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经过长达一周“免费援助治疗”,文老伯花1.2万元买下一大堆“袋泡茶”后才发现上当——
说来说去 摆茶药概念“迷魂阵”
绕东绕西 售昂贵普通“袋泡茶”
薛慧卿
■受害人文先生家中还剩余康经堂销售的“五术道”茶包
■康经堂门面上贴满了各类宣传海报
■康经堂内,数十位老年人正在听课 见习记者 陈梦泽 摄
  首席记者  薛慧卿

  “似茶非茶,似药非药”———这句高深莫测的话让文老伯(化名)心生敬畏,中草药专家的神奇“诊断”更让人深信不疑。经过长达一周的“免费援助治疗”,文老伯夫妇花1.2万元买下一大堆“可以清除血管垃圾”的“袋泡茶”,事后才发现上当。“袋泡茶”如何当作保健品卖出天价?昨天下午,记者实地暗访展开调查。

  暗访

  敷上膏药听讲座年龄不够“请”出门

  昨天下午,记者与市消保委工作人员来到位于志丹路258号的“康经堂”服务中心,只见落地玻璃上贴满了大幅的海报、广告,从外面根本看不清店堂内的情况。近看,大门左侧贴着“中国民间中医药协会合作单位”的字样;右侧贴着各种服务内容,包括“循环经络、整脊、特色刮痧、名家讲坛、中医体查”等。贴在玻璃内侧的大幅海报是一则关于“北京张仁济中医药发展中心、北京江中药物研究所”开展“上海免费援助治疗行动”的《通知》。该《通知》单页上表示,“张仁济中医药发展中心将广告费用换成援助物资,在全国部分城市举办免费援助治疗行动”、“为让上海更多的中老年朋友从中受益,在上海投入600万元援助物资。”《通知》同时规定,援助治疗参与对象为“年龄在50岁以上且持有退休证或离休证者。”

  记者试图推门而进,却被挡在门外。工作人员显得十分警惕,详细询问记者要进去干什么。记者表示要找家中的老人,将信将疑的“把门人”仔细询问老人姓名、长相后,才很不情愿地将门拉开,催促记者进去找到人就出来。

  记者走进店堂,只见这里正在举办讲座,一位“老师”模样的男士走来走去,听众以老年人为主,现场广播似乎正在指导老人们静心做操。一位正准备起身离开的老伯撩起衣襟,腰际很明显地贴着膏药。“有没有找到人?没找到快出去!”在反复催促之中,记者被“请”出了“康经堂”。

  一名自称姓潘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因为名额有限,所以前来接受免费援助治疗的消费者必须提前打电话或到现场报名等待安排治疗时间和班次,每期援助治疗行动7天,每天1小时,能坚持参与者才可参加。“年纪太轻的平时没时间,坚持不了,不能参加!”

  讲述

  上课一周记笔记专家“把脉”有玄机

  因为年龄“够格”,文老伯本月2日在菜场买菜时收到了该项援助治疗行动的邀请。“他们说免费治疗不要钱,我就和老太婆一起去听听。”文老伯说,工作人员都穿着白大褂,第一天去听课的时候填了表格,一位“李老师”讲了不少关于心血管毛病的知识,并发了本子要求大家记笔记。文老伯参加的一期老人有四五十人,大家都贴上膏药“治疗”并跟着做操。第二天再去,“老师”会考第一天上课的内容,答对者有奖励——奖品就是后来自己买的产品。就这样过了一周,最后一天去的时候,“中医药专家陈医生”开始为参加援助治疗行动的老年人一个个“把脉”。

  “陈医生一把脉就说我毛病很重,有心绞痛,血管里有垃圾,说老太婆有糖尿病、便秘。”文老伯说,当时自己和老伴想这个医生说得可真准!随后,“陈医生”就向老两口推荐可以清除血管垃圾的显齿蛇葡萄,并称这个产品要到2014年才能上市,目前市场上买不到。在医生的建议下,文先生最后购买了2大箱,每箱12大盒,每盒120袋,总计11900多元。“产品是从店门外的面包车里拿的,他们还把我们送回家拿钱。”

  “他们说这个产品似茶非茶、似药非药。”文老伯告诉记者,自己事后经小辈提醒才觉得上当了。“那个医生看病怎么会看得那么准,其实我们第一天进去填表的时候就写着呢!”

  在文老伯家里,记者看到了这款神乎其神的产品——标明为“显齿蛇葡萄茎叶”的五术道茶,与一般的袋泡茶包装相差无几。每小袋茶重2克,出品单位标称为“中国湖北英山县天宝银杏茶厂”,食用方法为“开水冲泡”。产品包装上写有“专卖店专营,不在网上销售”等字样,“统一零售价”人民币每盒499元、港币800元,同时标注了生产日期。显然,这只是普通的茶而已。记者进一步从网上查询得知,显齿蛇葡萄是一种藤类植物,有点像草药,俗称藤茶。

  点评

  口头承诺难取证屡禁不绝维权难

  在普陀区消保委的努力下,文老伯的购物款最终被退了回来。就在昨天上午,当地工商所还会同区消保委工作人员到现场查看,明确告之不能以“治病”的方式销售产品。“这家企业拥有个体营业执照,对外以健身为名吸引老年消费者,”普陀区消保委工作人员王富荣告诉记者,其销售的只是普通食品。

  “今年以来,我们受理的保健食品投诉就有384件,保健用品投诉120件。”市消保委常务副秘书长陶爱莲指出,近来社会上一些不法之徒针对老年人设置消费陷阱的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在保健品消费领域,一些不法商家利用老年人希望健康长寿的心理和对保健品的模糊认识,玩弄各种手法,不断有老年人上当受骗。不少老年消费者受骗后选择沉默,大多数投诉是由其子女或亲戚完成的。

  “这些企业销售的产品多半还是正规的,关键是在销售过程中虚假、夸大宣传,”陶爱莲分析说,一些推销员在销售过程中夸口承诺、宣传疗效,但都是口头的,有的甚至连一张发票或收据也不给,以致消费者维权和相关部门查处过程中都困难重重。

  这种销售方式是否因此就能长期存在呢?就在前天,市工商局公布了自10月下旬以来,专项整治违法推销老年保健品工作中查处的多起违法案件,向类似行为敲响了“警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评论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冬令热线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粉碎末日谣言特别报道
   第A13版:粉碎末日谣言特别报道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社会新闻
   第A16版:民生新闻
   第A17版:法治新闻
   第A18版:早间点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中国新闻
   第A21版:国际新闻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国际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文娱新闻
   第A26版:文娱新闻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体育新闻
   第A29版:体育新闻
   第A30版:财经新闻
   第A31版:财经新闻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专版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品牌故事
   第B11版:好吃/美食大观
   第B12版:好吃/美食地图
   第B13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4版:好吃/酒旗茶垆
   第B15版:好吃/海上寻味
   第B16版:好吃/美食专列
   第B17版:生活之友
   第B18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19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20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23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24版:广告
   第B25版:新民楼市
   第B26版:新民楼市
   第B27版:新民楼市
   第B28版:新民楼市
   第B29版:新民楼市
   第B30版:新民楼市
   第B31版:新民楼市
   第B32版:新民楼市
   第B33版:新民楼市
   第B34版:新民楼市
   第B35版:新民楼市
   第B36版:新民楼市
说来说去 摆茶药概念“迷魂阵” 绕东绕西 售昂贵普通“袋泡茶”
食安知识知多少
30件样品竟有25件不达标
新民晚报冬令热线A07说来说去 摆茶药概念“迷魂阵”
绕东绕西 售昂贵普通“袋泡茶”
2012-12-20 2 2012年12月2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