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体育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晚报“红双喜”杯迎新春乒乓球公开赛上午挥拍
~~~新民晚报“红双喜”杯迎新春乒乓球公开赛上午挥拍
~~~新民晚报“红双喜”杯迎新春乒乓球公开赛上午挥拍
~~~新民晚报“红双喜”杯迎新春乒乓球公开赛上午挥拍
     
2013年01月19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只要球赛办下去就会一直打下去”
新民晚报“红双喜”杯迎新春乒乓球公开赛上午挥拍
钟喆 关尹
■今天上午闵行体育馆内盛况空前本报记者张龙摄
  冬日,一个上海寻常周末的早晨。升腾的暖阳,驱不散冰点的寒冷彻骨。 

  但这个早晨,又有些不同寻常。8时,闵行区体育馆内开辟的两个赛场内,人流慢慢涌入。2013新民晚报“红双喜”杯迎新春乒乓球公开赛今日挥拍。9时整,团体比赛,千人参与各就各位。赶早打球,室内在升温,这也是全民健身的热情指数。 

  59岁的侯广海披着一件大衣,正在做最后的热身运动,身边是他的队友。“虽然每次都是小组赛出局,但新民晚报乒乓赛从第一届到现在,我每回必到。”老侯在闵行区老年人乒乓赛里是“名人”,总能打进前八名。但过去参加的前7届新民晚报乒乓赛,每次小组赛打完3场必定出局。“输球是好事,说明这项赛事的水平高。”老侯是所有参赛者中最普通的一个,也是最特别的一个。回顾参加的8届新民晚报乒乓赛,老侯总结赛事亮点有“五多”:参赛人数多了,高手多了,年轻面孔多了,场上叫喊声多了,掌声多了。 

  距离侯广海的球桌不远,是11岁的娃娃兵刘佐恒。他和崧泽小学的4名同伴一同前来参赛。稚气十足的他们,虽说已有4年球龄,但面对比自己年长三四十岁的叔叔伯伯,立马没了底气。“我们打得很差,对手太强了。”不过刘佐恒没有丝毫气馁:“平时参加这样的比赛机会不多,其实每次来都会有提高。我们已经参加了两届,感觉非常开心。”

  比赛现场,韩语的加油声分外响亮。原来韩国KOS队卷土重来。14名40岁上下的公司白领组成了两支队伍,参加团体赛中级组的比赛。他们穿着统一的红双喜队服,俨然一支正规军。“我们每周练习三到四次,大家都是球友。”KOS,意为韩国-上海,“在上海,生活很丰富多彩。”

  新民晚报乒乓赛,8岁了!有些资历,尚且年轻。2013年的比赛参赛人数更是达到2029名,刷新了历史纪录。这项赛事如今已成为上海市民每年迎新春的大型业余体育活动,也是迄今为止参赛人数最多,最具影响力的群众业余乒乓赛。今年的比赛由上海市体育局、闵行区人民政府、新民晚报社及上海红双喜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上海市乒乓球协会、闵行区体育局、上海三杰广告有限公司承办。 

  老的小的,中国人,外国人,因为新民晚报“红双喜”杯迎新春乒乓球公开赛走到一起来。他们有着相同的心意:“只要球赛办下去,我就会一直打下去。”

  本报记者 钟喆 关尹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广告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2013春运直通车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国际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服务指南
   第B03版:财经/大势分析
   第B04版:财经/股海淘金
   第B05版:财经/百姓沙龙
   第B06版:财经/投资基金
   第B07版:财经/投资理念
   第B08版:拍卖指南
   第B09版:视觉周刊
   第B10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12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
   第B16版:连载
站在对面的不是对手是朋友
“双核”伤停鲨鱼搁浅
“只要球赛办下去就会一直打下去”
第三位“二星”大师诞生
新民晚报体育新闻A15“只要球赛办下去就会一直打下去” 2013-01-19 2 2013年01月1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