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科教卫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交大附中4位“校长推荐生”诞生记
~~~——交大附中4位“校长推荐生”诞生记
~~~——交大附中4位“校长推荐生”诞生记
~~~——交大附中4位“校长推荐生”诞生记
~~~——交大附中4位“校长推荐生”诞生记
~~~——交大附中4位“校长推荐生”诞生记
     
2013年01月19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机器人迷”“单片机达人”脱颖而出
——交大附中4位“校长推荐生”诞生记
易蓉
  今年,上海交通大学第二次在苏浙沪实施“自主选拔科技创新潜质人才”,与去年相比,新增了“交大创新班”校长推荐的申请条件,一些在科创领域真正有热情和兴趣的同学也有了参与选拔的机会。

  打破一等奖门槛

  根据《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自主选拔科技创新潜质人才实施办法》,凡在高中阶段获得省级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或以上)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具有申请资格,而这一点是去年选拔的唯一“门槛”。今年,除了“一等奖”的学生外,上海交大首次新增了校长实名推荐的方式,在沪上几所共建“交大创新班”的中学,由校长推荐在科技创新方面具有潜质的学生。

  交大附中今年获得4个“校长推荐”的名额。应该推谁呢?校长徐向东有一套思路。“学生高中三年的学业成绩按照一定比例综合计算,占一部分权重,毕竟学生是以学为重的,”徐校长说,“但是要鼓励孩子们在学习以外也有发展,所以我们对学生荣誉和特长也有加分,例如当学生干部、参加文体竞赛取得成绩或者参与各种兴趣社团等。”

  最终,交大附中校长推荐名额,给了一个综合排名最高的学生、一个学业裸分排名靠前同时科创能力不错的学生,还有两个名额分别给了校机器人社团和电子爱好者社的两位社长。

  从兴趣爱好出发

  交大附中机器人社社长郁天时从小就特别喜欢机器人。小郁觉得,机器人活动是“玩”的过程,与单簧管和阅读一样,只是自己的一项兴趣爱好。从塑料模块到金属零件,机器人越来越令小郁着迷,初中的时候他萌生了成为一名工程师的梦想。高中里,小郁加入了机器人社团,他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探索机械的魅力。学校社团博览会时,小郁还利用身边的设备和材料做出了投篮机和夹娃娃机器人,同学们喜欢极了。

  电子爱好者社的社长汤博炜同样从兴趣爱好中找到了未来学习的专业方向。小汤从小喜欢琢磨编程,是位“单片机”达人,他想考交大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将来当电子工程师。在高中阶段,通过课题研究、职业技能实训等活动,小汤对这一领域越来越有兴趣,想要研究的心情变得越来越强烈。

  适当给学生留白

  交大附中创新班班主任董涛发现,高中三年,同学们通过各种领域的科学素养讲座、课题研究等活动,逐渐找到或清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有的孩子甚至“入了迷”。如何让孩子们找到兴趣?徐向东认为,要适当给学生“留白”。“留白”就是给孩子们丰富的课程,让他们发现感兴趣的领域;给平台,有社团、有实验中心,让孩子们动手实践兴趣爱好;给空间,在学习之外,鼓励学生参与爱好和特长领域的活动。

  徐向东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一辈子都会主动钻研。”本报记者  易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广告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2013春运直通车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国际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服务指南
   第B03版:财经/大势分析
   第B04版:财经/股海淘金
   第B05版:财经/百姓沙龙
   第B06版:财经/投资基金
   第B07版:财经/投资理念
   第B08版:拍卖指南
   第B09版:视觉周刊
   第B10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12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
   第B16版:连载
一笔一画写处方 手机邮件玩得转
交大上午复试科技创新潜质人才
深海取样一抓一个准
面试现场考生亮“绝活”
“机器人迷”“单片机达人”脱颖而出
肝移植5年生存率提升
新民晚报科教卫新闻A04“机器人迷”“单片机达人”脱颖而出 2013-01-19 2 2013年01月1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