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之改
“花开阔绰”来自盛可以的短篇小说《佛肚》。小说2011年底在老牌文学杂志《收获》上刊登,原文是“这个花开阔绰的姑娘,内心早已一文不名”,《收获》未做修改。但2012年底,这篇小说被收录到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她的中短篇作品集《留一个房间给你用》中,在翻阅新书时,盛可以发现这个词被改成了“花销阔绰”。
盛可以认为,一字之改,指向完全改变。“作者本是想写姑娘容貌之美之盛,与内心之萎顿,一放一凋零,反衬,容易让目光与想象全部凝聚在刚出场的姑娘身上。花销阔绰是一种过去的行为描述,打散了气场。有人说,花销阔绰和一文不名才对得上,这又扯了,作者要描写的是人物的容颜和内心的对比,不是生活作风。”盛可以说,文学创作不是从词典里调词儿出来插在规范的位置,在于将普通的词用活,用新,用出意味。
引发围观
盛可以的抗议在网络上引发争论,她得到了很多作家和编辑的支持。《收获》编辑叶开表示,作为一家专业文学杂志,《收获》杂志的传统是充分尊重作家的创作个性,如能理解,不会轻易否定、修改作家创造的词。“花开阔绰”的盛可以是一名对词语有天分、有敏感的优秀女作家。作家格非说,“阔绰”在这里,是有余地的意思,是开满有余,是非常艳丽。可能这样的词放到诗歌里,理解更容易一些,放到小说里会增加些困难。文学就是走在词语探索的前面,没有必要让所有词必须合理化。
有趣的是,很多网友将它用在微博中,“我是个花开阔绰的人!”虽然很多作家支持,但还是有很多网友表示不理解,“围观良久也看不懂‘花开阔绰’这个词到底嘛意思。”也有网友表示,“句子句子,乃修葺华厦之砖瓦。好小说贵在思想的深度、故事的精彩与文气的贯通,何必非要在个别遣词造句上一争短长?”
使用合理
这样的使用是否符合语言规范?记者昨天采访了《咬文嚼字》主编郝铭鉴,他明确表示,“花开阔绰的姑娘”这种表达没问题。郝铭鉴说,文学创作的确要讲究规范,但也要有突破,作家要有在语言上的创造,如果完全循规蹈矩,就没有语言的进步。就这句话来分析,“这个姑娘正是年轻貌美,正像一朵花盛开,但内心贫乏,阔绰与一文不名相对,可以对照起来。”
郝铭鉴还认为,这是一种很有表现力的表述方法,正因为这种搭配有陌生感,所以有特别的表现力,从修辞的角度来说,让人耳目一新,所以他不赞成修改。“从语言生活的角度来说,作家负责创造,编辑负责规范,看上去矛盾,所以双方要合作,方向就是如何有利于汉语言的发展,创造力激发出来的语言不该去修改。”
如何协调
据称,图书编辑表示,这一修改是外面找来的校对所为。也有同行为图书编辑叫苦,“作为一个图书编辑,我能理解同行的痛苦,保留作者‘花开阔绰’的匠心,这本书若被新闻出版署抽查,这个字会计一个错。”
对于这样的矛盾,如何协调?上海作协旗下的《零》杂志关注新生代写作者,遇到这样的矛盾比较多,杂志总监李伟长告诉记者,作为单个词组,“花开阔绰”的确不合语法规则,但从小说整句来看,是个好句子,有意思,有想象力,也有美感,能够体会到作者的得意,对文学创作而言,需要鼓励和欣赏这样的尝试。对于《零》杂志遇到的类似情况,李伟长说,杂志一般以鼓励为主,只要不是明显的错字别句,不在语言方面做干涉,“语言是一个小说家的天赋所在,破坏了它就扼杀了小说家”。 本报记者 夏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