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请
再三斟酌
1982年9月,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是英国政府首脑首访新中国。
剑桥大学撒切尔档案馆3月22日公开的这些撒切尔夫人的私人文件显示,英方对这次访问做足准备,就在北京宴请中方官员的菜单再三斟酌。
英方当时决定,宴请定在人民大会堂。有两种菜单可供选择,一种菜单的花费为50元人民币,另一种为75元人民币。
英国外交部建议撒切尔选择50元人民币的菜单。“铁娘子”赞同,但提议修改菜单,添加苏格兰熏三文鱼,并要求把当时在苏联颇受欢迎的黄油面包换成水果沙拉。
玛格丽特·撒切尔基金会历史研究员科林斯说,撒切尔选择较便宜的菜品意在规避来自国内的政治压力。“她不想在回国时看到报纸头条:玛格丽特削减医疗费用,却用大量公共资金宴请。”
英方时任驻华大使克拉多克(中文名柯利达)在电报中向撒切尔表达不同看法,称不应“抠门”,建议把鱼翅等高档菜品加入菜单并且不要在酒水方面过于节省。“铁娘子”随后采纳克拉多克的建议。
评价
“一国两制”
1982年撒切尔对中国的这次访问具有历史意义。她与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就香港未来举行会谈,从而为香港1997年回归打下基础。
英方时任驻华大使克拉多克评价,那是一次“成功”访问。
1984年12月撒切尔夫人访华期间,中英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对中方创造性地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撒切尔夫人给予了高度评价。“‘一国两制’的构想,即在一个国家中保留两种不同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制度,是没有先例的。”撒切尔夫人说,“它为香港的特殊历史环境提供了富有想象力的答案。这一构想树立了一个榜样,说明看来无法解决的问题如何才能解决以及应该如何解决。”
蒋骢骁(新华社供本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