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兰特爱好音乐,曾经参加过第一次鸦片战争。1858年镇压印度起义有功,获得一枚军功章。鉴于印度是这次侵华的大本营,且大部分士兵都要从印度调出。所以格兰特将军成为现职的最适当人选。
政府给格兰特的训令是:第一,拿下白河口,占领天津,完成《天津条约》的批准。第二,尽量避免进驻北京,因为那很危险。北京夏天热冬天冷,人口还众多。第三,中国皇帝可能离开首都。长期进驻很困难。总之,进军北京以及撤退北京,你自己当家吧。
孟托班出征前不太满意。因为他要求带一个科学家和艺术家委员会随军出征,遭到拒绝。孟托班之所以提出如此要求,一是对搜集中国历史与艺术文物的好奇与兴趣,二是想保持拿破仑一世远征埃及的传统。
关于侵华总方针,1860年初,英法双方完成了如下协议:第一. 大清各向英法赔款800万两。天津条约的赔款数包括在内。第二. 共同占领中国的舟山作为抵押。第三. 清政府为大沽口事件道歉,同时互换和履行《天津条约》。第四. 英法公使应该进入北京,并在那里受到光荣接待。英国政府专门强调,必须走布鲁斯当初要走的进京路线,必须坐轿进京。千万不能学那美国的华若翰。第五. 英法公使是否常驻北京,由你们两位共同协商。第六.战争尽可能在扬子江以北地区进行,要和其他地区的居民保持良好的关系。第七. 战争的目的不是要颠覆清政府,要防止在北京出现无政府状态。
此外,英国外相授意英方人员:若法国不反对,就把香港对面的九龙搞到手。他不知道,在他训令发出之前的一个月,巴夏礼与先到达香港的英国总司令格兰特和香港总督罗宾逊等密谋,已取得了九龙的永租权。时间是1860年3月。
此时中国方面的两广总督是劳崇光。劳崇光也对付不了在广州任联军委员会三人委员之一的巴夏礼,他在巴夏礼手下,跟他的前任柏贵一样:只要驻在广州,就摆脱不了被巴夏礼玩弄的命运。巴夏礼给他一个照会:九龙的治安太乱,影响香港的安全。目前办法只有两条:要么派一支部队驻留那里搞治安;要么割让给我们,就像香港那样。鉴于贵总督在皇帝批准之前无权割让给我们,那就租给我们吧,目前需要贵总督决定的就是,租金多少?
巴夏礼3月20日提交照会,劳崇光则在3月21日就在租约上签了字,年租金500两白银。永租给英国了,以后要求割让就很方便了,因为英国会对中国说,永租与割让,区别不大嘛。有了九龙做基地,这侵华战争就更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