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岗里”一词来自佤族史诗,意为孕育生命的葫芦、山洞等。昨晚的演出中,以打击乐为主体的音乐形态,把《司岗里的呼唤》分成“苍、动、和、进”4个篇章。人声的低沉吟诵与木质、皮膜的敲击声勾勒出悠远、苍凉的古朴情境,佤族人生存于原生状态的自然环境,繁衍生命、创造生活的过程中培育了从容和开阔的本真胸怀。当代音乐语境借用数字影像和打击乐团的演奏,与佤族文化的语言交互融合,构建出音乐家心目中的人性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