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3: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5月12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上海闲话讲起
阿仁
  文图/阿仁

  全国人民要讲普通话。大家没有意见。普通话已经在全国推广了半个多世纪,大家听得懂、讲得来。东西南北,各地的老百姓在自己的家乡还是讲着各自的家乡话。北京人讲北京话,广州人讲广东话,重庆人讲四川话,上海人讲上海闲话。大家相安无事。不过十来年前,阿拉上海人讲上海闲话受到过一番冲击。“上海闲话太难听懂了。上海人应该都来讲普通话。”这还是客客气气的提示。更加结棍的意见是:“几个上海人围在一起叽叽喳喳地一通上海话,这是上海人的清高,分明显露了上海人的老毛病———看不起所有的外地人!”上海人向来谨慎,而且推崇更加谨慎。于是上海闲话从广播电台里消失了。原来无线电里有一档很品牌的农村节目,主持人阿富根是讲一口很正宗的上海闲话的。上海的电视台也跟进打扫卫生,把上海闲话从角角落落里清扫得干干净净。在公共场合,更是以讲普通话为荣、讲上海闲话为耻。在我曾经供职的办公大楼里有这样的黑色幽默:在上上下下的电梯间里,讲洋文、讲外国闲话的是上品人士。讲流利普通话的为中档人员。讲阿拉上海闲话的只是上海滩上的小市民,一点噱头都没有。不讲上海闲话的高潮得到的效果是阿拉的交关小囡已经讲不来上海闲话了。不少阿爷、阿娘、阿爸、姆妈就是在自家屋里向与小囡囡攀谈也只能用上普通话了。许多幼儿园的园规、小学堂的校规就是大家不准讲上海闲话。谁讲谁错。我们小辰光可不是这样。上课必须讲普通话。下课之后、放学之余,大家尽可讲本乡本土的方言,何错之有?我一直以为,爱国家的必然爱家乡。爱家乡的必然爱家乡的言语。乡音亲切,乡音动人。要在老上海人的嘴里关脱上海闲话,有多少弹硬的道理在里面?

  我在自己的小编辑部里做领导时,准许大家“自由发言”。上海同志可以讲上海闲话,外地同志———新上海人可以讲普通话。听不懂上海闲话的可以举手提问,听懂、弄懂为止。在一半是上海人、一半是外埠人的写字间是通行上海闲话与普通话。边工作,边是上海闲话的托福课堂。在一两年之后还不懂上海闲话的小朋友要拨我吃一记排头:在上海做新闻采访工作还听不明白上海闲话怎么能去准确深入地了解上海人、上海整体,写出反映上海面貌的稿子出来?听懂上海闲话是必须的。讲得来、讲不来上海闲话是自由随意的。我的“话语政策”推行的成果是所有在报社工作过的新上海人都明明白白地速成了上海闲话。交关外地小朋友的上海闲话还讲得老灵光个,一点都不比阿拉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推扳。

  上海,就是海纳百川。交关上海人的祖籍来自四面八方。上海闲话也是沪上方言融入了南腔北调的结果。连外国话,尤其是英语也在上海闲话里占有一席之地,那就是洋泾浜上海闲话。我非上海方言专家。我只是讲上海闲话、写上海闲话的积极分子。今天是《闲话闲画》的开篇。以后阿拉每个礼

  拜来与侬,见面一次,茄茄山河是也。有趣。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广告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民生新闻
   第A06版:目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招生培训/人才专版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新视界
   第A15版:新视界
   第A16版:新视界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阅读·连载/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音乐音响/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谈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译文
   第B12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4版:市井故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6版:新智/星期天夜光杯
二手烟风波
从上海闲话讲起
庄则栋两个两样生哥哥
就是欢喜淘旧书
谜谜子
外语角
外宾来上海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B13从上海闲话讲起 2013-05-12 2 2013年05月1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