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是个乐观的人,凡事喜欢往好处想,所以总能保持一份愉快的心情。
他在不同的公司担任过经理,无论他换到哪一家公司,总是会有一些下属愿意随他同去,原因就是托马斯的这种人生态度。他的下属喜欢他,遇到了麻烦事总会向他讨教,因为他会引导他们看到事情好的一面。
托马斯引起了我的好奇。一天,我问他:“凡事往好处想,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搞不明白,你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
“生活是需要选择态度的!”托马斯答道,“每天早晨,一睁开眼,我就对自己说:‘托马斯,今天你有两个选择,一个是选择好的心情,一个是选择坏的心情。’我选择了好的心情。每次发生了什么不如意的事情,我同样面临两个选择,一是选择做这件事的受害者,一是选择从这件事中吸取教训。我选择从不如意的事中吸取教训。当有人向我抱怨诉苦时,我也有两个选择:一是同意和接受他们的怨诉,一是帮他们指出生活中积极的一面。我选择指出生活中积极的一面。”
“你说得很有道理,但要做到如此就不容易了。”我反驳道。
“是这样的,”托马斯说,“选择意味着割舍,如果瞻前顾后,就会陷于左右为难的苦恼中。任何事都需要我们选择,任何选择都不可能尽如人意,结果也是难以预料的。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对待这些事的态度,我们选择是好心情还是坏心情。底线是:我们如何生活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生活是需要选择态度的”,我认真思考了托马斯的这句话。所以,后来不久,我决定辞去我在这家公司的工作,抛开所有的顾虑,追寻我心中早有的一个梦想去了。我与托马斯失去了联系,但我常常会想起他,因为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凡事总是能根据他的建议明确而果断地作出自己的选择。
几年以后,我听说托马斯遭遇了一件不幸的事情:三个武装歹徒从公司敞开的后门溜了进来,用枪威胁他打开保险箱。开保险箱时,他由于紧张,颤抖的手无意中弄错了密码,使得歹徒以为他不配合而向他开了枪。幸运的是,他被及时发现,送进了医院。经过18个小时的急救和护理,他终于保住了性命。
我是在这起事件发生的半年后见到托马斯的。我问他,在事情发生的过程中他的脑子里是怎么想的。
“我的第一个想法是,歹徒进入公司为什么不走前门而从后门溜进?我以后应该随时关好公司的后门。”托马斯答道,“我中弹倒在地上时,我记得我想到了两个选择,一是活下去,一是死去。我选择了活下去。”
“你不害怕吗?你还能保持清醒吗?”我问。
托马斯继续说:“我没有昏迷过去,多亏了医护人员。他们不停地说我会好起来的。但当他们把我推进手术室的时候,他们的面部表情还是告诉我:‘这人快不行了,抢救不会有什么效果了。’我知道我应该有所行动。”
“你做了什么?”我问。
“手术前,有一个护士大声问着我问题,”托马斯说,“她问我是否对什么药物过敏。‘是的。’我大声回答。医生和护士都等着我说出过敏的药物名。我深吸一口气,大声喊道:‘子弹!’他们都笑了起来。这时,我告诉他们:‘我选择了活下去。做手术吧。不是死马当活马医,而是请记住,我就是一匹活马。’”
托马斯能够活下来,自然是因为医生精湛的医术,但也少不了托马斯自己的选择。我从托马斯身上了解到,生活是需要选择态度的。其实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面临一个同样的选择,那就是选择什么样的态度去迎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