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头足
尽管赶上气温超过35摄氏度的高温天,但培训班开班仪式上,身着统一作训服的学员们兴致不减,以饱满的精神聆听上海市国防教育协会会长江勤宏少将作动员讲话。他寄语学员们,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希望借此次“走近边防线”活动契机,营造全社会“崇军尚武,爱我中华”的良好氛围。
虽然学员们来自不同的学校,大多素不相识,且任教体育、政治、德育等不同课程,但通过培训班开班第一项“融冰”分组活动,这个以40岁以下青年教师为主、男女各半的“新生班”,很快活跃起来——以地面上摆放的若干大小不等的呼啦圈为“周边岛屿”,开展一场名为“保卫钓鱼岛”的拓展训练,每座“岛屿”上必须有男有女,随着“岛屿”的“沉浮”,地面上的呼啦圈越来越少,大家可以“立足”的空间越来越小,但却在挤挤挨挨中,迅速打破最初的陌生感。每一轮被“淘汰”的学员们,或齐唱国歌,或独唱一曲儿歌,甚至做起俯卧撑,全都赢得了现场其他学员们的掌声鼓励。
收获丰
在为期两天的培训中,首批学员不仅学习了相关政策法规、军事常识,还先行体验了“走近边防线”活动营员们将要“终极PK”的射击、投弹、勇者闯关、紧急集合、野营野炊等军事技能项目。来自军队和地方的专家,还为学员们带来了“军营文化在国防教育中的育人功能”、“自救互救技能”等专题讲座。
培训班上,平日里教学的老师变成了好学的学生:遇到提问积极举手回答,碰到感兴趣的问题认真地与专家互动交流,看到授课老师带来的有关黄岩岛、西沙群岛的珍贵一手资料照片,纷纷拿出相机、手机、IPAD“翻拍”留念……
“参加这样的培训班还是第一次,收获很大”,青浦区工商信息学校的学生处教师吴智颖告诉记者,自己曾在“硬骨头六连”服役,对国防、军队始终有一份感情,此次作为一名国防教育辅导员,负责“走近边防线”校内动员、选拔全过程,欣喜地发现学生们报名踊跃、参与意识极强,“如何组织好这些学生,是我们肩负的责任,这次系统的培训有助于我们今后把青少年国防教育工作做得更好、更完善。”
抓长效
记者了解到,培训班结束后,首批32名国防教育辅导员中将有5人最终和50名营员们一起参加“走近边防线”的实地踏访活动,但这只是一个开始。
刚刚被任命的上海青少年国防教育训练营营长吉峰和教导员程彪都表示,国家有关法规中都明确: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而学校国防教育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称职的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当前,学校的国防教育一般结合军训开展,专职教员较少,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有待提高。“这次提出‘国防教育辅导员’的概念并进行专门培训,可谓是一项创新。”
据介绍,今后还将定期举办青少年国防教育辅导员培训班,培养更多思想素质、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过硬的学校国防教育辅导员,着力抓长效,培育符合新形势下青少年国防教育要求的骨干力量,推动申城青少年国防教育进一步规范、有序地开展。
本报记者 鲁雁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