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不巧选了周一前去,画廊按例休息,但这一天恰好是切尔西开放画廊日,对游客来说像一场寻宝之旅。我有幸遇到了3位艺术家,他们不是能够挖空心思创作出极具画题性作品的大师,而是做艺术的普通人,是最具平常心的职业艺术家。
Luca Piola来自意大利,作为一位摄影师,他有足够的好奇心和探索经历。
这次展示的作品是最近创作的系列 “The Passenger”,意为“旅人”,着力于探索人与所在空间的关系,其中他最为热衷的是人身处博物馆之中的感受,博物馆所创造的,在他看来,是一种独立于外界的现实。他的作品具有鲜亮但简洁的色彩,取景角度出人意料,构图恰当好处,故事明确,并没有多余枝节分散注意力,只以模糊的画面展现人在空间中的流动状态,优美而灵动。他来美国谋求更好的发展,对谈论意大利仍然兴致勃勃。讲起罗马新建的MAXXI当代艺术馆,他狡黠地眨眨眼问:“你怎么看?”我说:“很奇怪那么大的意大利当代美术馆却喜欢放些外国艺术家的作品。”他瞬时大笑:“这就是为什么我要来美国。”
Todd Gavin则是另一位特点鲜明的艺术家。他学建筑设计出身,却渐渐想追求更为自由的表达,接着修习了摄影与雕塑。开放日这天,签约画廊展出了他的“Carbon-Exist(碳-存在)”壁画系列,这是一个理性与感性的有趣结合。顾名思义,碳的化合物——有机体,是构成生命的基本介质。整个壁画系列,由碳材料铺排、堆积、挥洒出黑白、褐白交融的色彩和自然凹凸不平的纹理,加之刻、刮、塑等手法,将画面处理出节奏鲜明的律动和一种有节制的张力。“自然却非常整洁”,艺术家本人很喜欢这个评价。远看他的作品像冷峻的水泥,近看却能感受到从自我克制中释放的生命力。热情的他很乐意为访客们拍摄与作品的合影,展厅外他的三个孩子跑来跑去闹得开心,有一个美满的家庭,也是一种出色的作品。
David Hales与以上两位全然不容,他毕业于纽约著名的Pratt艺术设计学院,又取得了哥伦比亚大学的艺术硕士,但作品一直保持着小学生般稚拙的笔触,似乎可以看见艺术家本人非常柔软的心。走进他的工作室时他正在进行黑白插画系列,他试图用插画讲一个故事,自己对各种瞬间、其他文艺作品的感受,把它们用蒙太奇手法串联。让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他的作品,而是他的表情,在画的过程中他非常的开心,有小孩沉浸在自己世界中的快乐。更令人惊奇的是,他非常愿意表达,能够非常细致的一幅幅讲解他创作这些的理由、技法,也非常欢迎听到陌生人的感受与回应。
整个活动里,我始终感受到一种友好、欢迎的氛围,从志愿者,到电梯员、策展人、艺术家、艺术家家属,全部都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彼此间也有社区邻居般的协作默契使得游客真的感到宾至如归,迫不及待也想变成这里的一份子。(本刊美国纽约专稿,作者为本刊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