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构成的三角屋架、简单粉饰的墙面,还能依稀辨出仓库的痕迹,只有那座安装了灯光与扩声设备的舞台,才让人产生置身表演场所的感觉。挨着黄浦江的毛家园路,是一条弄堂般的小马路,与对面餐厅密布、霓虹闪烁、波影荡漾的区域相比,门面不大的水舍音乐厅藏在弄堂一角显得相当安静。音乐会开始前,柏林爱乐第一小提琴声部演奏家劳伦修斯·丁卡先向听众介绍了这支三重奏的历史和曲目。
尽管来自柏林爱乐,3位演奏家的原籍都不是德国人,丁卡是罗马尼亚人,第二小提琴多利安·卓齐是阿尔巴尼亚人,钢琴家乔纳森·阿尔德是英国人。有意思的是,这位钢琴家曾在剑桥大学国王合唱团演唱假声男高音声部多年,听他的琴声也颇有歌唱般的生动。柏林爱乐三重奏表演的是维瓦尔第、肖斯塔科维奇、伊戈尔等欧洲多个国家作曲家的乐曲。虽然这些都是典雅的室内乐作品,音乐素材却大多来自民间,有的更是从乡村舞曲改编而成,因此颇有“接地气”的鲜活和生动。沉浸在音乐里的听众很快忘记了仓库的环境,马上进入了如在音乐厅欣赏的境界,全场安安静静,确实是一种独特的精神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