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水洗车最早在上海出现是2005年。与传统的高压水枪大面积冲刷车身泥土污垢不同,无水洗车是在车身喷洒去污剂,让泥土或污垢“悬浮”起来,用湿布清除,再喷“魔力水蜡”,清洁、上光、打蜡一次完成。传统方式清洗车辆,每辆车大约用水20至30升,而采用这一新方式,只需用微量清水调配去污剂即可,节水效果十分明显。
企业和政府部门大力宣传,去污剂中含有一种“污渍悬浮”成分,可保护车漆不受损伤。而且,去污剂无化学有害成分,产品pH值为7,呈中性,长期使用对车漆镜面没有副作用。然而,不少车主仍难改传统观念,愿意尝试无水洗车的不多。
几年来,嘉定、闵行、青浦、金山、闸北、浦东等区先后组织了数百名残疾人接受无水洗车培训。接受培训的基本上是四肢健全的智力残疾人,为了掌握这门技术,培训老师和残疾人都下了不少苦功。
经过不懈努力,许多残疾人已具备上岗能力,可以组队上门到各个居民区车库,为客户流动服务,每次费用在10至15元之间。
项目管理者、浦东新区我和你助残服务社负责人表示,出乎意料的是,环保洗车方式几年来始终叫好不叫座。在上海登记注册经营无水洗车的企业已从5家缩减为2家,各区残疾人的培训项目也依然停留在内训阶段。
浦东新区残联已在浦东北片和南片各建一个实训基地,其中,南片基地设在惠南镇城南路1366号的浦东新区各部门一门式服务中心内,为停放在此的车辆提供免费清洗,这一服务受到了欢迎。如果要启动收费服务,还需要一定启动资金、需要健全人带教,这些都阻碍了残疾人无水洗车培训的市场化脚步。如何推广这一环保洗车新方式,还需要有关部门拿出价格杠杆、政策扶持等更多可行性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