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下有树,传来蝉声。午后的蝉声格外热烈,然而现在都市还有多少天籁?早已不闻晨光里的婉转鸟鸣、金风瑟瑟中的虫唱、如水明月下的蛙鼓,剩下的蝉声应该倾听,证明着都市里还有着高柳疏桐。
因此,有着蝉声的午后,我通常关闭电脑、电视,拉上薄纱窗帘,让光线幽暗些,然后坐在沙发上静静地聆听,此刻家中显得分外的安静,体会到一点“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意境。听着听着,蝉声就变成了一首优美的催眠曲,帮我唤来了甜蜜睡意,朦朦胧胧中身子仿佛在蝉声中漂浮,一阵酣睡后,神清气爽。
雷雨后的蝉声,最好听。傍晚时分,一场雷闪电鸣后,空气湿润而清新,树叶上残雨点滴,西边晚霞似锦如缎,噤声后的蝉开始齐声鸣叫。它们仿佛吃饱了树叶上亮晶晶的雨珠,声音变得湿润和清新,有了些许婉转和清越的音调。此时依窗听蝉,仿佛在《红楼梦》的凸碧堂里,听着那一声穿过月光粼粼、波纹涟漪的水面而至的笛声。
有一年在浙江神农川听蝉。山区里的蝉声有点特别,不是都市里的那种“吱呀吱呀”高而尖的声调,而是“吱嘎,吱嘎”的,有几分金属般的铿锵。细观树枝上的身影,比城里略小,颜色仿佛是棕色,同枝条的色调融合在一起。半山有茶室,以竹为梁、为柱,为桌椅。于是泡一杯当地的紫笋茶,静坐听蝉鸣。相比都市里的蝉声,不仅叫声有差异,而且节奏也不是一味的急躁,而是悠然而起,渐至高潮,然后徐徐而息,时断时续,从容淡定,仿佛山间隐士在弹奏着一曲高山流水。倾听间,万虑俱消,心旷神怡。
蝉声从夏至后渐起,延续至秋天。唐姚含诗曰:“秋来吟更苦,半咽半随风”。但仔细听来,此时蝉声音调未变,节奏未变,而是环境变了,心境变了。一样的蝉声,却有一缕微凉的风在轻声伴唱,一场萧萧索索的雨在轻轻敲打,一片枯黄的梧桐叶在簌簌作响。此刻的蝉声,是一阵生命的绝唱了,听来不动心也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