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租房、廉租房、经适房和征收安置住房,这是保障房体系中的“四位一体”。在房价居高不下的背景里,那些享受不到住房补贴被称为“夹心层”一族的,实现自己的“安居梦”路在何方?陆田华一家的经历很能说明问题——
2010年底,作为嘉定区引进的人才,陆田华选择到郊区当老师。可他自己的房子在普陀区白玉路附近,一大早起床,开车去嘉定,一路都堵,每天上下班花在路上的时间要4小时。但自从陆田华一家住进了公租房,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早上,陆田华开着小车,一家三口从嘉定新城惠民家园出发。“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各得其所!”陆田华在嘉定英姿进修学院当老师,妻子在嘉定新城内开一家小店做点生意,他们4岁的小女儿则在附近一家幼儿园上学,“一路上先送女儿进幼儿园,再送老婆上班,然后去自己单位,总共加起来也不过二十分钟。”
去年,嘉定区的保障房项目惠民家园交付使用。这个新建小区共有6幢高层住宅,一、二期住宅总户数727户,其中公租房有297户,到目前已入住136人。小区外与上海国际赛车场相望,距轨交11号线仅500米,里面绿树成荫,整洁漂亮。陆田华没想到,自己真的住进了这个小区,而且花费极少。
在嘉定,公租房圆了许许多多个陆田华的“安居梦”。陈宏康同样在惠民家园安了家,这位祖籍宁波、户口在杭州的技术人才,在嘉定新城发展有限公司做规划设计类的工作。在这个小区里,像陈宏康一样的年轻人有很多,出来到嘉定闯事业的他们,在嘉定有了一个家。安居乐业是事业的起跑器、助推器,有了家发展事业才能更安心。
陈宏康的公租房,是一套50余平方米的一室户,每月租金只有1300元,电话、电视、宽带、空调等一应俱全。他本身就是做建筑规划设计的,深知这套公租房“物美价廉”,从中他看到了政府的诚意和美意。现在,他每天可以走路去上下班,轨交11号线白银路站就在小区附近,到市中心也很方便。他相信再过一两年,周边商业也会繁荣起来。
本报记者 朱全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