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家里的电话铃声不断。先是姑妈的哭腔,“家里要出大事了,快来劝劝琳琳不要再出国了。”继而是表妹夫小张的暴怒声,“琳琳要是出国,坚决和她离婚!”最后是琳琳的悲凉话音,“表哥,他们都不理解我,真没法过了。我感到很孤独,你能帮帮我吗?”
一个好端端的出国考察机会,怎么会引起如此大的家庭风波?我深知其中的缘由,心里不由得涌起一种难言的苦涩:琳琳,你真是自作自受!
琳琳是姑妈的独生女。上世纪的七十年代,由于姑妈和姑夫的工作流动性极大,姑妈就按政策把女儿交给上海的兄嫂抚养。从此,我家众多的兄弟姐妹中又多了一个乖巧伶俐的小妹。琳琳确实很可爱,粉嘟嘟的小脸上总是带着笑,还特别喜欢腻着我玩。“官兵捉强盗”时,她是我的“传令兵”;乘风凉时,她是我的“跟屁虫”;就是在我看书写字的时候,也总是托着小脸腮,大眼睛忽闪忽闪地看着我……唉,那时的琳琳真讨人喜欢。
琳琳自上小学起,就崭露了聪颖的天分,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此后,上中学、上大学……一路高歌猛进,所向披靡。大学毕业后,她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市内一家著名的科研单位。刚过四十岁,又通过努力成为该单位最年轻的研究员。面对着琳琳的骄人成绩,我们全家一片欢腾。早已退休的姑妈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但是,谁也没想到琳琳却在无意识间和我们渐行渐远……
琳琳开始变得挑剔起来,总觉得我们兄弟姐妹都是普通工人,找不到共同语言,每次家庭聚会也少见笑脸,往往弄得大家不欢而散。她在自己的家庭事务上也处理得很僵。不是嫌姑妈说话啰嗦,就是嫌丈夫小张举止粗俗,连孩子的学习也懒得打理。她的心中只有自己的事业,每天拼命地学习工作。就在姑妈病重期间,她也决然地抛下家庭去国外学习半年。在过去的几年里,她先后去欧美三个国家学习了很长时间。虽然收获颇丰,但留下了一大堆难解的家庭矛盾,以致酿成了这次危机的大爆发。
琳琳这次无奈地打电话向我求助,说明她也感到了危机的严重性。为她叹息之余更希望她能自省。学习和事业的过度顺利使她产生了强烈的自傲心理,俨然成了精神贵族。但是,她的成功光环也同时投下了失败的阴影:智商很高,情商很低。失去了普通人的平常心,失去了珍贵的亲情和友情,使自己陷于彻底的孤独。琳琳没能自察,相反走向另一个极端,试图用工作上的忙碌来躲避家庭矛盾,用事业上的成功来救赎孤独失衡的心态。这样做只能适得其反。
离开土壤的花朵是没有生命力的纸花,失去家庭支持的成功女性最终还是个孤独的失败者。愿表妹深思,愿上海滩的女性“白骨精”们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