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教育周刊/暑假生活
     
本版列表新闻
音乐剧夏令营:让68位孩子身心全方位成长——~~~
音乐剧夏令营:让68位孩子身心全方位成长——~~~
     
2013年07月3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音乐剧夏令营:让68位孩子身心全方位成长——
排一台大戏
上一堂“做人”课
宋铮
■外教不仅教孩子们演戏,还在排练间隙和大家一起玩游戏
本版摄影 姚若珊
  音乐剧夏令营,在上海还是件新鲜事。上周,一个气温39℃的午后,记者在市中心的文化广场排练厅,见识了这种夏令营的特殊魅力:持续高温,挡不住一大群孩子天天冒着酷热兴冲冲赶来,傍晚时又每每舍不得离去。不少家长感慨万分:“没想到唱歌跳舞演戏还能学到终身受用的能力,早就应该让孩子来了”

  天天都能吃上“大餐”

  按夏令营的计划,68个从没接受过专业音乐剧训练,有的甚至从没过上过舞台的孩子,将在半个月的集中培训以后,拿出一台历时一小时、全英文的音乐剧《狮子王》。参演的孩子最大的初中二年级,最小的还在幼儿园中班,且不说他们会不会演戏,就说那60页厚厚一沓剧本密密麻麻的英文台词,也足以让挑战难度大增。但是,音乐剧夏令营的孩子们却做到了。排练计划刚刚过半,可小演员们已经能各司其职,把整台戏从头到尾粗略地演了一遍。

  当然,高质量的夏令营必须有高水准的老师,夏令营请来了最顶尖和专业的导师——美国儿童音乐剧中心的专家Janie和她的团队,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剧系的师生也跑来当志愿者助阵。68个孩子由包括4位外教在内的14位老师带领,每天早晨从热身的游戏开始到傍晚的回顾总结,其间大量地学习唱歌、舞蹈和音乐剧舞台表演,同时也包含了体能训练、英语口语强化训练、团队合作和人际交往等等。最令家长们感动的是,老师们言传身教地让所有孩子明白:做一个品德高尚、修养良好的人,比演戏更重要!上海实验学校东校三年级学生张瀚元的妈妈对记者说:“孩子们每天都在这里接受艺术熏陶,也在吃‘精神大餐’,我看着女儿一天比一天开心,一天比一天自信!”而张翰元在剧中饰演的是“猴子”——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她却很认真地告诉记者,现在学会了用眼神去和别人交流啦。

  每个小细节都有意味

  参加夏令营的孩子来自本市各个区,其中一半以上是“上海心音儿童合唱团”成员,而大胆并成功引进音乐剧夏令营的,正是这个合唱团的创始人李莉莉。和上海大多数儿童合唱团相比,“心音”初建时的招生理念很特别:首先看重孩子是否热爱唱歌,只要没有严重的五音不全就能参加。一旦成了“心音”的一员,就必须遵循“用心唱歌”和“既学艺也学做人”的理念。心音的老师中有留学回国的专业人才,也有来自本市最好的音乐教育学院,但李莉莉强调老师在“传授艺术技能的同时也要做孩子们的品德榜样,且必须从平常的每一个细节做起”。成立5年来,“心音”坚持这一理念,并在此次音乐剧夏令营延续……

  老师们在排练时领舞、教唱,可一转身,又会陪着孩子一起上厕所,只是为了从旁静静地观察,他是不是冲干净了马桶,洗完手会不会留意擦干水池边的水渍;中午去食堂吃饭,会提醒孩子们切忌大声喧哗,想拿纸巾擦嘴,记得先征得食堂工作人员的同意;别人在演出时,该怎么做才是对他们的尊重——甚至细致到每个孩子的书包该如何摆放,喝水时别让水滴落在排练厅地板上……

  有经验的美国外教,会将戏剧的表演、音乐节奏的训练巧妙地揉进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中,也会“寓教于乐”让孩子们玩好游戏之后明白一些道理。记者采访当天,一年级小朋友张浩元被选为当日的“每日之星”,外教Janie这样说明理由:因为他善于帮助别人。

  收获之大出乎意料

  和别的夏令营有些不同,音乐剧夏令营会在学生家长中选出一位“专职”观察员,全程参加夏令营活动,并及时将家长的想法和意见反馈给老师,以便及时改进工作。记者前天和观察员徐依云妈妈通电话时,她连连说了好几个“感动”。老师们都太好了,有不少家长告诉她,孩子在夏令营短短几天里变得愿意和家人沟通交流,原先腼腆胆小的变大方了,原先爱睡懒觉的变勤快了。徐依云妈妈总结说,其实,很少有家长会希望通过音乐剧的排练让孩子将来成为明星,家长们在乎的是,不少孩子因此学到了一种“管理自己的能力”,这才是千金难买、能让孩子今后一直受用的本事。而诸如表达自己的想法、当众大胆演讲(演唱)、学会关心照顾他人、懂得尊敬和自尊等等能力,又恰恰是平时忙于应付考试和功课的学校里学不到的。

  排练音乐剧的过程,激发每个小演员自身的创造力,也是一大课题。指导老师给各个小组很大的创作空间,孩子们可以随着自己的爱好和喜欢,现场编舞,结果不仅生动有趣,还学会了团队合作,孩子们也因此更容易记住整段舞蹈。连一些演出服和道具,也是由小演员们想方设法自己动手完成。

  孩子们年龄不同、能力有差异、角色还分主次,但一个良好的集体氛围,让他们自然而然地学会了互帮互助、互相鼓励。你帮我纠正发音、我帮你改进动作,大孩子照顾一下弟弟妹妹,小组长努力调动组员提高排练效率……所有这些在孩子家长看来,都是“额外”的收获。徐依云妈妈说,她的深切体会是,孩子自己愿意学习才是真正有效的学习,音乐剧夏令营给家长的回报远不止于成功排出了一台大戏。

  可家长们也由此感叹:优质艺术教育的独特功能不可替代,可它在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中还是太少了!  本报记者 宋铮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综合新闻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目击
   第A25版:长三角
   第A26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7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阅读/连载
   第A31版:广告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校园内外/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暑假生活
   第B04版:校园内外/教育周刊
   第B05版:教育周刊/留学视角
   第B06版:人才周刊
   第B07版:人才周刊/留学移民
   第B08版:留学移民/人才周刊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第B1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4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广告
排一台大戏 上一堂“做人”课
排节目 学审美 暑假与艺术相伴
新民晚报教育周刊/暑假生活B03排一台大戏
上一堂“做人”课
2013-07-31 2 2013年07月3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