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校园内外/教育周刊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7月3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入乐团,发现更精彩的音乐人生
陆梓华
■ 上师大附中管乐队在维也纳施特劳斯雕像前合影  谭荣生 摄
  学音乐,是一段怎样的旅程?是枯燥的指法练习,日复一日的视唱练耳,还是夹杂着父母呵斥声的难熬时光?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管乐队的同学们说,同样是学音乐,改“单打独斗”为加入乐团,会收获一段神奇的经历。很多同学在集体排练中第一次发现了音乐的真正魅力,也感叹团队合作让自己的音乐表现力有了显著提高。日前,记者随这支学生管乐队参加在奥地利举行的“至高荣耀”维也纳金色大厅国际青少年音乐节,走近他们的乐团生活。

  练器乐,不仅是吹对音

  “原先,我觉得只要把音吹对就可以了,每年也就盯着考级曲目反复练。高中加入乐团之后,我才真正理解音乐。”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学习单簧管的高三男生曹旸这样解释自己的“音乐历程”。他说,乐团排练,乐谱更加复杂,需要乐手更加留意音乐的“表情符号”,并读懂指挥的表情。每人的失误,都可能导致他人要陪你一遍遍练习。

  乐团首席长笛朱逸枫今年被上海音乐学院长笛专业录取,在维也纳参加音乐节演出时,他投入的神情和娴熟的技巧,赢得评委高度赞誉。他坦言,加入乐团后,发现有学长比自己更出色,于是,被激起了“斗志”。高一暑假,他考入了上海学生交响乐团,周围强手更多,第一天训练回家已经深夜,他把自己关在阁楼上练到凌晨2时,才觉得过了瘾。他感叹,集体的环境,让他始终有往上“跳一跳”的愿望。他和几个上师大附中管乐队队友还一起组成了“木管五重奏”乐队,自己选曲自己排练,登上校园舞台。朱逸枫说,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玩音乐的经历,他才最终下定决心,走上音乐专业路。

  上师大附中管乐队由各班同学组成,每天清晨6:50就要到校参加训练。管乐队班主任王晓燕欣慰地看到,团员们在一起相互学习、共同成长,早上集体训练后,很多同学还会在午休或下午时主动加练。

  学音乐,也学为人处世

  上师大附中校友王凌骏是上海音乐学院小号专业研二学生,也是上音交响乐团首席小号。这次,他特意回到母校乐团,为学弟学妹们助阵。在他心中,高中三年的乐团时光,自己学到的远不止是音乐。从乐团指挥俞先明身上,他学会了敬业和精益求精。一次,乐团去荷兰比赛。比赛前几天,年逾花甲的俞指挥每晚都要反复琢磨总谱,推敲细节,让自己保持最佳状态。在每一次攻克技法难关的过程中,王凌骏觉得,自己的责任心和耐心都得到了锻炼。学习音乐靠的是日积月累,自己也就渐渐养成了“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学会做时间的主人。小号的solo(独奏)往往为整场演出点睛,需要乐手平心静气,否则将会影响呼吸节奏,王凌骏说,在乐声中,往往能让自己远离浮躁,静下心来。

  从高一到高二,男生戎熹明担任了管乐队两年队长。除了音乐技法,他觉得,自己长进更多的是人际交往的艺术。“以往,我就是凶,大家并不服管;后来,我学会用手势来暗示队友的错误,让别人更容易接受。”戎熹明说,自己还有个小技巧——篮球外交。当他发现有队友可能今天仅为吹错音而情绪不佳时,便和他打场篮球,释放一下情绪。吹大号的男生周敏中平日嘻嘻哈哈,但是,拿起乐器,却是一副沉稳的模样。大号音色低沉,在演奏中起到“托底”的作用,周敏中说,这段独自担纲“托底”的经历,给了他压力,也让他增了勇气和自信。

  “一个声部里各人水平不一,但没有人会因此看轻别人,而是尽力去帮助别人提高。”已经在上海财经大学读大二的打击乐手喻赛文,很想念曾经的乐团时光。再次回到母校演出,帮忙搬运鼓、谱架等体力活,他抢着来。他说,这也是团队出行中养成的习惯。

  本报记者 陆梓华

  校长观点>>>

  发现每一个学生的潜能

  根据音乐节安排,参赛队除了在金色大厅同台角逐,还要到奥地利和捷克多个场所作公益演出。无论在高雅殿堂还是在普通的居民小镇,无论观众是专业人士还是拎着超市购物袋的老人、五六岁的孩童,只要音乐声响,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安静倾听,并在演出结束后真诚鼓掌。这一幕幕场景令上师大附中校长严一平印象深刻。在他看来,除了奖项和名次,这样的体验对学生来说弥足珍贵。

  “无论将来从事哪个行业,艺术修养对人的一生发展都非常重要。艺术可以让人具有想象力,这恰恰是我们的学生比较缺乏的。”严一平认为,学校有义务为每个学生搭建展示其才华、激发其潜能的平台。以往,也有老师不理解,认为乐团排练要占用学生大量时间,但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师认识到,要给不同特长的学生不同的成长空间。而值得关注的是,“文艺特长”生中,每年被一流高校录取的人数,并不在少数。在乐声中,学生学会了高效掌握时间,音乐和学业,完全可以相辅相成。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综合新闻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目击
   第A25版:长三角
   第A26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7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阅读/连载
   第A31版:广告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校园内外/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暑假生活
   第B04版:校园内外/教育周刊
   第B05版:教育周刊/留学视角
   第B06版:人才周刊
   第B07版:人才周刊/留学移民
   第B08版:留学移民/人才周刊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第B1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4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广告
上天入海凭兴趣 心理素质最要紧
加入乐团,发现更精彩的音乐人生
新民晚报校园内外/教育周刊B04加入乐团,发现更精彩的音乐人生 2013-07-31 2 2013年07月3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