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教你清凉妙招~~~
教你清凉妙招~~~
教你清凉妙招~~~
教你清凉妙招~~~
教你清凉妙招~~~
教你清凉妙招~~~
教你清凉妙招~~~
     
2013年07月3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教你清凉妙招
中暑发烧切忌乱吃药
易蓉
  连日高温,不少市民出现头晕、胸闷等中暑现象,各家医院急诊室中暑病人明显增加。高温天气易引起中暑、消化道、皮肤疾病,甚至引发热射病(重度中暑),该如何预防和治疗?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童建菁今天上午在问诊间隙接受本报采访时强调,切勿轻视头晕、胸闷等中暑症状,遇中暑引起的发烧,要及时就医,老年人要尤其警惕高温天气诱发各种重症病。

  ■ 重度中暑应及时就医

  夏季是中暑、肠道疾病等高发期,瑞金医院近期收治的病人确有增多,尤其是重度中暑的病人比去年有所增加。童医生表示,重度中暑分为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病人有高热、无汗、昏迷等症状,会引发细胞变性、肝酶异常、肺水肿,甚至全身多脏器衰竭,因此发病快,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几天内就会恶化致死,死亡率达40%-50%。

  目前,瑞金医院收治的一位重度中暑病人是在生产过程中中暑,此前收治的一位病人就在大车间劳动导致中暑,病人体温高达41℃,甚至有病人的体温把温度计都“量爆了”。

  童医生建议,工作场所要注意防暑降温,如环境限制无法使用空调,应注意通风,工人劳作要注意劳逸结合,同时适时补充含盐饮料,补充身体流失的钠离子。

  ■ 中暑发烧切勿乱吃药

  在室内空调环境工作和生活的市民也应注意预防中暑,尤其是体质较差的白领、有其他慢性疾病的老人,应注意避免在高温时段出行,应穿棉麻衣物,开空调温度适度。如出现头晕、胸闷、注意力不集中、呼吸不畅等症状,出门时一冷一热感觉恶心、虚汗、肩膀酸痛等,要尽快进入空调房间,喝一些含盐饮料,观察体温。如果体温升高,应及时就医,切勿自行服用泰诺灵、安乃近等非甾体抗炎药,避免加重脱水。

  童医生说,对中暑病人,医生会首先采取在腋下、腹股沟、头部等大血管处放置冰袋,或酒精擦浴等方法进行物理降温。

  ■ 热天注意肠胃皮肤疾病

  夏季也是肠胃和皮肤疾病高发的季节,应注意防范。夏季消暑进行水上活动要避免高温时段,尤其是室外活动注意皮肤防晒;天热出汗注意洗澡换衣,避免生痱子。

  另外,夏季注意吹空调、贪食生冷会刺激胃肠道,引起痉挛、腹泻。“不要把冰箱当成储藏室过度存放剩菜,对购买的熟食也要注意食品卫生,预防细菌感染的胃肠道疾病。”童医生说。 

  本报记者 易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综合新闻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目击
   第A25版:长三角
   第A26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7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阅读/连载
   第A31版:广告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校园内外/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暑假生活
   第B04版:校园内外/教育周刊
   第B05版:教育周刊/留学视角
   第B06版:人才周刊
   第B07版:人才周刊/留学移民
   第B08版:留学移民/人才周刊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第B1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4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广告
“再热也要过日子” 顺应天 气巧安排
【记者手记】
“接过棒冰时,会忘记天热”
上海暂无人工降雨计划
本市十余人非职业性中暑死亡
中暑发烧切忌乱吃药
“烧烤天”家里空调怎么开?
新民晚报要闻A04中暑发烧切忌乱吃药 2013-07-31 2 2013年07月3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