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最热岗位盼望人性关怀的“凉风”——~~~
最热岗位盼望人性关怀的“凉风”——~~~
最热岗位盼望人性关怀的“凉风”——~~~
最热岗位盼望人性关怀的“凉风”——~~~
最热岗位盼望人性关怀的“凉风”——~~~
最热岗位盼望人性关怀的“凉风”——~~~
最热岗位盼望人性关怀的“凉风”——~~~
     
2013年07月3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最热岗位盼望人性关怀的“凉风”——
“接过棒冰时,会忘记天热”
曹刚 王彭
  飞机监护员

  暴晒超时立刻换班

  如果申城最高气温攀升到了38℃,飞机场停机坪的气温也许早已突破50℃甚至60℃,飞机发动机周围的区域更热,可能会接近100℃。

  这个足以烤五花肉、煎荷包蛋的地方,就是飞机监护员必须挺立的战场。除了忍受地面高温,还得抵挡发动机散发出的滚滚热浪。

  每架飞机起飞前约一个半小时,他们必须赶到,站在飞机旁,阻止无证人员登机,确保其他工作人员安全,全程监护直到起飞。

  “飞机监护科共有199个小伙子,大都来自山东临沂,特别吃苦耐劳。”上海机场集团虹桥机场公司安检护卫保障部副总经理曹如尚介绍,监护员每天要“保护”约340架次出港,个个皮肤黝黑,脸上要蜕好几层皮。

  每次监护一般需一个半小时,但遇到起降高峰和航班延误,时间可能会翻番。曹如尚说,最近持续高温,公司增加了人手,凡是在停机坪暴晒超过一个半小时的,会及时调人换班。“保障部每天早上准备8大桶绿豆汤,中午放进休息室,再去一线岗位分发冰镇饮料。每月高温费都有保障,公司根据作业场所不同,分为多个档次。监护员在户外工作,享受最高档,远高于市最低标准。”

  在远机位停机坪旁,有两间休息室,除了有空调、冰水,还提供人丹、清凉油、风油精等防暑用品。从候机楼到远机位路程较远,为了让监护员在烈日下少走冤枉路,公司几年前投资数十万元,建了两间移动房当休息室。

  造船厂焊工

  “高温假”连放9天

  面罩、安全帽、厚手套、隔热鞋、长袖工作服……不管高温预警信号出现橙色还是红色,造船厂电焊工作业时都必须“全副武装”,坚守在封闭舱室,或暴晒于炎炎烈日,汗水混着焊花,一同飞溅。在焊枪周围,温度可达好几百摄氏度。工作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豆大的汗珠滴在钢板上,瞬间蒸发。

  上述情景,通常是洪刚和同事们工作状态的真实写照。但昨天拨通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加工部班组长洪刚的电话时,他却身在老家浙江龙游,陪10岁的女儿孵空调、过暑假。

  从7月27日起,除少数检修人员留守,多数一线工人放假9天。一年一度的“高温假”,是外高桥等多家造船厂在炎夏送给员工最实惠的福利。

  “平常工作时间从上午8时到12时,下午1时到5时。”洪刚介绍,进入酷暑后,每月能领四五百元高温津贴;每天中午食堂供应绿豆汤和大麦茶,下午开工前每人有一瓶盐汽水;只要当天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中午休息时间就会相应延长。“35℃可以多休息半小时,36℃就多休息一小时,以此类推。”到了一年里最热的日子,公司会放“高温假”。“和其他许多高温下的劳动者相比,我们算是蛮幸福了。”洪刚笑着说,“正好抓紧放假的机会,回家多陪陪老婆孩子。”

  快递员

  接过棒冰清凉在心

  早晨7时,李洪明在公司集体宿舍的空调房醒来,半小时后便出现在韵达快运徐泾分部的办公点,电瓶车上装了几十个大小不一的快递包裹,整装待发。

  为了迎战高温,他一个月前决定错峰出行,将开工时间从原来的9时提前到7时30分。出发前,他会在公司领两瓶冰冻盐汽水。“数量其实不限,但我觉得一上午两瓶也够喝了,带太多反嫌累赘。”

  26岁的李洪明从山东菏泽来上海当快递员,已将近6年,积累了不少经验和客户资源。“天太热,稍微一动就浑身湿透,所以更要讲究工作效率。”他会提前估算送件路线,尽量缩短送件时间,争取早点完成任务,避开一天里最热的几个小时。从中午10时30分到下午3时30分,他可以在空调房里得到充足休息,中午还能在食堂喝上一碗清凉的绿豆百合汤。

  下午重新出发,经常要忙到晚上七八点。“最近平均每天送四五十件,不算太累,几年前公司人手紧缺,最忙时一天要送100多件呢。”李洪明说,“公司包吃包住,生活条件不错。超过5公斤的包裹,不用我们骑电瓶车送,会另外安排小货车。每月都发高温费,具体数额记不清了,好像有两三百元。”

  他感受到的更多清凉,来自一些热情的老客户。“有的邀请我到家里吹空调,有的非要请我吃冷饮喝汽水。虽然头上全是汗,但心里很凉快。特别是接过棒冰的时候,会忘记天热。”山东小伙乐呵呵地说。

  物业保安

  高温津贴只够买水

  “外面真是个大火炉!”暂时结束巡逻回到岗亭,保安张伟强把红彤彤的脸凑近电风扇。他刚过20岁,在静安区一处高档小区当保安,每天头顶烈日在高楼间反复巡逻,是他的主要工作。“公司盯得紧,不能偷懒,否则要扣奖金的。”说罢,他仰头猛灌了一大口矿泉水,是1.5升装的大家伙。

  “说到高温津贴,我们公司符合国家规定,每月发200元。但是不够用,这么大瓶的水,每天至少喝掉两瓶,200元只够买水。”张伟强抱怨说,“最近一个月里,领到过两瓶盐汽水,都是居委会发的。物业公司只一门心思盯着我们别偷懒,哪里顾得上慰问。”

  他坦言,在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是分内事。“但我们也需要更多关心,就算不能每天发几瓶盐汽水,至少配一台饮水机吧,天天贴钱买水,有点心疼。”

  同为保安,在五角场万达广场室外巡逻的李培敏要幸运得多。他头戴对讲机,穿衬衫打领带,外面还套着一件明黄色背心。虽然脸被晒得通红,但工作始终一丝不苟。“除了国家规定的高温补贴分文不少,还会发毛巾、花露水等防暑降温用品。”他说,“最近连续高温,在户外每巡岗一个小时,就可以休息半小时,我们保安专门有一间休息室,里面装了空调,还有冰汽水。” 

  本报记者 曹刚 实习生 王彭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综合新闻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目击
   第A25版:长三角
   第A26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7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阅读/连载
   第A31版:广告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校园内外/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暑假生活
   第B04版:校园内外/教育周刊
   第B05版:教育周刊/留学视角
   第B06版:人才周刊
   第B07版:人才周刊/留学移民
   第B08版:留学移民/人才周刊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第B1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4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广告
“再热也要过日子” 顺应天 气巧安排
【记者手记】
“接过棒冰时,会忘记天热”
上海暂无人工降雨计划
本市十余人非职业性中暑死亡
中暑发烧切忌乱吃药
“烧烤天”家里空调怎么开?
新民晚报要闻A05“接过棒冰时,会忘记天热” 2013-07-31 2 2013年07月3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