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科教卫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沪太阳能屋顶发电“第一人”赵春江昨与电力部门签购电协议~~~
沪太阳能屋顶发电“第一人”赵春江昨与电力部门签购电协议~~~
沪太阳能屋顶发电“第一人”赵春江昨与电力部门签购电协议~~~
沪太阳能屋顶发电“第一人”赵春江昨与电力部门签购电协议~~~
沪太阳能屋顶发电“第一人”赵春江昨与电力部门签购电协议~~~
沪太阳能屋顶发电“第一人”赵春江昨与电力部门签购电协议~~~
沪太阳能屋顶发电“第一人”赵春江昨与电力部门签购电协议~~~
     
2013年07月3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沪太阳能屋顶发电“第一人”赵春江昨与电力部门签购电协议
“我家绿电每度卖0.477元”
马亚宁
  本报讯(记者 马亚宁)在自家屋顶连续供电6年半,成功发送2万多度“绿电”之后,沪上太阳能屋顶发电“第一人”赵春江昨天在家迎来市南电力公司的工作人员,双方签订了购电协议:屋顶发电自给自足后的余电上传大电网,电力部门暂时按照每一度电0.477元的脱硫燃煤机组标杆电价来收购。

  自掏腰包戴“太阳帽”

  十多年前,沪上曾有项雄心勃勃的“十万家庭太阳能屋顶计划”,后来就只留下一户百姓“自产自销”光伏太阳能发电——上海电力学院太阳能研究所所长赵春江。2006年底,他自掏腰包给自家屋顶设计戴上了“太阳帽”:将22块太阳能电池板铺在位于11层楼的自家屋顶上。6年半来,这座家庭式太阳能屋顶电站天天无故障运行,日均发电近9度,除供家里白天用电外,剩下的三分之一电量并入大电网。

  多年发电“义务”输送

  刚开始,太阳能屋顶“发电”,不仅不赚钱,反而要交电费。原来,电力部门当时只有单相脉冲电表,若逆向上网发电,脉冲电表照走不误,根本分不清用户是用了一度电,还是发了一度电。2011年4月,电力公司得知赵春江家的太阳能屋顶“好心发电”却被收电费,专程上门更换成智能双向电表,屋顶太阳能绿电不仅能被识别,余电还能上传大电网。不过,由于居民绿电价格未定,上传部分算是“义务劳动”。

  购电价格还不太合理

  此番,上海市南电力公司主动上门签订太阳能屋顶购电协议,让赵春江喜出望外。他仔细研读了足有20多页的合同书后认真地提出,要让太阳能屋顶落户万户千家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每上网一度电价格0.477元,这是用传统能源发电的价格收购新能源发电。目前上海居民阶梯电价第一档,每度电也要0.61元,绿电比火电更便宜,这不太合理。如果这0.477元能成为太阳能屋顶每度电的补贴价格,也就是说家庭屋顶每发一度电收益1元多,这对市民安装‘绿色屋顶’的吸引力将大大增加。”

  即便如此,终于等来了购电合同依然让赵春江兴奋不已,“家庭太阳能发电迈出了有价可循的第一步,我家的太阳能屋顶终于不再白白发电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综合新闻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目击
   第A25版:长三角
   第A26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7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阅读/连载
   第A31版:广告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校园内外/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暑假生活
   第B04版:校园内外/教育周刊
   第B05版:教育周刊/留学视角
   第B06版:人才周刊
   第B07版:人才周刊/留学移民
   第B08版:留学移民/人才周刊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第B1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4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广告
“我家绿电每度卖0.477元”
20多户上海人家“屋顶能发电”
小小化学家
华师教育云研究院成立
上海交大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成立
广告
广告
新民晚报科教卫新闻A09“我家绿电每度卖0.477元” 2013-07-31 2 2013年07月3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