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幼就有些微洁癖,瞧见地上一有了垃圾就心里不舒服,必欲除之而后快。岂料到了而今耄耋之年,这个秉性还是难移,于是就自讨苦吃了。
与人为邻,人家就未必有我这种“坏脾气”,每当走过公共走廊一瞧见地上有垃圾心里就很是不快,怎么办?只有一个字——“扫”!有时地上只有一两瓣瓜子壳,我就懒得重回家中去取扫帚畚箕了,于是便蹲下身子把它拾了起来,走到巷口扔在垃圾箱里。便记住这只右手是脏了的,绝不能再拿食品的了,藏到回家去洗手。对这种三天两头经常发生的事儿,想要保持公共场所的清洁,我动足了脑筋——
先是在那墙上贴字条,请人们别乱扔垃圾,可一丝儿也不起作用,有时地上还增加了些垃圾,譬如烟蒂……等等(显然是成人扔的)。
无可奈何之下,或许也带些儿情绪,我把捡起的垃圾像开展览会似的罗列在窗台上,让高邻和那些扔垃圾在这儿的人们瞧一眼他们的“杰作”!
展览的垃圾因日积月累而多了起来,扔垃圾的现象始终如此。日子便这样地过去好几年。嗜磕瓜子者乐此不疲地在公共走廊里边走边吃边扔,我则在那儿执拗地捡与扫。有时楼梯的台阶上像天女散花似地每隔一两级便有。我已是黔驴技穷矣,只得紧跟着捡与扫。苦透!
习惯成了自然,我也气过了河界干脆不气了,我想我在为自己的微洁癖埋单,也算活该!对于这种对立着干也是累了,烦了,厌了。前几天忽发奇想,想跟扔垃圾者说句心平气和的话,顺便透个底,你扔不扔悉听尊便吧!
我心血来潮地在字条上写道——“其实清洁的公共走廊会让你的心情愉悦的,试试看!”
既然要让他体会到清洁给人的愉悦,干脆,我连旁边楼梯的扶手也一起用湿抹布揩了个滴灰不染。
岂料“一粒骰子掷了个七点”,当这张纸条一贴过后,两三天没瞧见公共走廊和楼梯上有垃圾的了!奇迹?我还真不信呢。
更奇还在于,原本的纸贴上去,隔一两天,便被撕毁,弄得走廊里反而纸屑满地,现在这纸条能保存好几天,而且有天这纸条自己掉下来了却有人拾了起来安放在窗台上。从此,这公共走廊扔垃圾的好几年来的痼疾竟然霍然而愈的了,我终于从困扰多年的垃圾之累中解脱出来啦!我喜极并开始总结起来了,这纸条里有啥秘密?无它耳,只是从板着面孔的批评转换成和颜悦色的劝告,并打扫清洁让他来体验一下清洁的愉悦。这,就是给了他应有的尊严了!每个人最需要的是尊严,而最犯忌的是板面孔训人、批评人。这几年来我恰恰忘了过去待人的一句古训——“有理让三分。”即便理在你这边,也不妨让人家三分。待人理应谦虚、尊重人。这教训够深刻的了。
有次走出小区,走进一条连接马路的小街,瞧见有辆大卡车停在那儿,足足占了半条街。再走近几步,瞥见那又高又在路中央的驾驶室内的驾驶员正探出手在那儿剥卤蛋,他不停地剥,那蛋壳也就陆续地落在地上了。我天天见一大老早有环卫工人在辛苦地扫地,那地上正干净整洁着呢。这位驾驶员怎忍心在刚扫干净的地上丢蛋壳呢?若过去阻止吧?人家会动气,怎么办?联想起我解决公共走廊里垃圾之累的经历,给他个无声的、尊敬的、宛转的批评——
我默默地走上前去,蹲下身子,把地上的蛋壳一块块地捡起放在左手里,我正在捡,忽发现原本从上而往下丢的蛋壳没了,他见白发苍苍的我正蹲在那儿捡,还好意思再往下丢?
耳畔听见他开口了:“来,放在这儿吧!”我抬头望,他正把原本放卤蛋的塑料袋递了过来,我把左手里的蛋壳放进这袋里,朝他微微一笑道:“这就好了!”
我继续走我的路去了。至于他那只放蛋壳的塑料袋会不会乱丢?若一叮嘱则成蛇足,该完全的信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