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利润太低,很多服装厂家不愿意做校服,愿意做的厂家也不排除会偷工减料。”这是校服需要涨价背后的理论依据。虽然,这句话有一定的逻辑性,但高价就一定意味着高质量吗?不管是从理论上还是实际中来看,高价买到低质量商品的现象太多了。
这显然是没有吸取“毒校服”问题的根本教训。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出路何在?就是要建立严格的服装质量标准,并且基于标准认真监管。校服就像学生午餐一样,最重要的是学校提供的午饭必须卫生、安全,这是不可踏破的底线。这一底线与价格有一定关系,但最核心的问题还是制度和监督。
校服涨价不是不可以,但必须涨得合理。利润空间给了厂家,那厂家生产出来的任何一件校服,就更应该安全可靠。如果涨了价还出“毒校服”,教育部门恐怕要说不过去。
此外,校服的采购是否必须由学校统一经办?其实教育部门完全可以把最后的购买权力交给使用者本身,学校只需要定下颜色和款式。相信这样做,能更好地“净化”教育部门、学校和家长的关系。(金真,全文刊新民网,网址www.xinm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