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某国际奢侈品牌创立的亚洲艺术大奖入围展在外滩美术馆举办。据称,获奖者将能获得3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
据说,这个奖主要是针对中国新锐艺术家而设的。
在艺术界,新锐,其实是草根的近义词。
一个奢侈品牌能出钱鼓励、扶持草根艺术家,即使本意是给自己做广告,那也是件值得赞许的事。
新锐艺术家确实需要钱。大多从事当代艺术的新锐,很难赚到钱。这点他们远不能与那些画写实油画或山水花鸟画的人比。他们那些“毁三观”的作品加上他们同样“毁三观”的性格,没把一般艺术品收藏家吓出病就不错了。他们的生存主要靠邀请其参展的美术馆提供的创作经费以及艺术基金的资助。如果经纪人能干些,或许还能捞到给大商家的活动出个什么彩的赚钱机会。
就在上述入围展中,一位艺术家说,他将自己这次获得的4万元创作经费给了对他生存能力忧虑的岳父大人。想想也蛮心酸的。
从这个角度说,我真心希望锦上添花的评奖少些,雪中送炭的资助多些。
然而换个角度想,又觉资助也得资助值得资助的。
当代艺术讲究的是观念。首先你观念得出彩,其次你表达得到位。但现在我们看到低智和低技作品占了绝大多数。如果你跑到一个村落去录个像,跑到一新闻热点场所去卧个底,就算是当代艺术了,那新闻界得有多少记者该得当代艺术大奖啊!
当代艺术应该是开放性、草根性和反保守学术体系的。但现在我们看到国内某些所谓“当代艺术”已然成为比官方美协还自我封闭的小众化圈子。从这个场子窜到那个场子,看来看去就这么几张欠他多还他少的脸,这么几套傻不拉几的把戏。本是未成年的实验性艺术,却急吼吼地组织“学术”来盖棺定论。本是草根的艺术,却整得高端洋气奢侈范。你不开辆法拉利都不好意思去参加它的开幕酒会。
不管什么艺术家,要真诚——真诚待己,真诚待人,真诚待艺术。装,作为谋生手段也不能算是上策,何况对艺术。
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成功的当代艺术作品无不包含着非凡智慧、胆魄以及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更为重要的是,最终它能影响社会,启迪心智,开拓心胸。中国当代艺术走过荆棘丛生的坎坷,走到了今天,大环境可谓今非昔比。别日子稍微好过些了,却玩着玩着玩到了当代艺术初衷的对立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