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任辰(上海震旦艺术博物馆董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博物馆、美术馆的最终完成,不像盖工厂、商场那样,三五年就可以了,大家必须等待。
谢素贞(原今日美术馆馆长):现在中国民营美术馆发展的困境,我认为有几方面:没有库存,也就是没有藏品,这就使美术馆变成了单纯的展览馆;馆与馆间无合作;持续发展的问题;专业人才的匮乏;国家政策未形成;馆内自身结构不全;寻求赞助困难重重;缺少观众。
托马斯·克伦斯 (美国古根海姆美术馆荣休馆长):时间、艺术、金钱,三大成功要素如果全部具备,你将取得很大成功。一个成功的民营美术馆还需要成熟的管理体系,实现长期的财务优势;营造出良好的教育环境和艺术环境;对繁杂展品的有效管理;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艺术精品的交换和交流等。
菲利普·多德 (前英国当代艺术中心总监):如果能从国外引入一些专业人士在本地培养人才,这样我认为更合适。
李磊(中华艺术宫副馆长):截至目前,在本市正式注册登记的民办非企美术馆共有10家,民办非企艺术馆11家,具有美术馆功能,常年对公众开放的其他社会力量举办的美术馆8家,这些民营美术馆主要集中在游客密集的市中心和处于高度发展的浦东新区,更多地关注现当代艺术。
龚彦(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我在想,有没有可能,所谓有官方背景的美术馆和民营美术馆形成很好的互动或者是联盟,我们共同向政府去争取更多的机会和政策。 乐梦融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