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弦乐器》消息,一把被认为曾被莫扎特使用过的小提琴近日被捐赠给了萨尔茨堡莫扎特基金会。大约从1781年定居奥地利维也纳开始,莫扎特就频繁使用这把小提琴演奏。在该乐器内部的一张标签上,注明了它是意大利制琴师科斯塔的作品,制作时间是1764年。
那么你一定很好奇,这把“科斯塔制”小提琴在这漫长的岁月流浪过多少地方,被多少人收藏,最终又如何会落到莫扎特基金会的手中呢?故事是这样的:1909年,它被伦敦的一家名为W. E. Hill & Sons的公司购买,在交易的时候,前收藏者、小提琴家亨克尔透露说:他的父亲老亨克尔大约在1840年前后问德国黑森州奥芬巴赫的音乐出版商安德里亚买到了该琴,据安德里亚叙述,之前更早的一笔交易就发生在1799年、安德里亚与莫扎特的遗孀康丝坦丝之间。据猜测,这把小提琴当时被归并入了作曲家的音乐遗物部分,安德里亚很可能是与其他莫扎特遗物一道购入的。
之所以人们常常把莫扎特和小提琴联系在一起,除了他写有为数众多、且质量极高的小提琴作品之外,与其成长过程也有关系。他的父亲老莫扎特一直抱有将儿子培养成小提琴独奏家的雄心。加上天赋异禀,小提琴几乎是莫扎特自诞生起触之即会、学之即演的“玩具”,哪怕当莫扎特在维也纳进修羽管键琴演奏时,在私下聚会里他也没有中断过小提琴独奏者的身份。这把“科斯塔制”小提琴的购入时间,恰好大约是他准备为自己和妻子谱写几首小提琴奏鸣曲的时候,因此显得愈加珍贵。
1940年至1950年间,这把小提琴被拍摄了照片,其真实性也被放到了一些专业期刊上讨论过一阵子。大家众说纷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一直到1980年伦敦的W. E. Hill & Sons公司解散之前,它从未被人在公开场合演奏过,也没有进入过任何科研项目的视野。后来,德国的一位集团的女总裁辗转将琴购入囊中,这次正是她决定将琴捐出。
萨尔茨堡的莫扎特基金会是当今世界上最大、且最重要的莫扎特及其家族藏品收集组织,其藏品囊括了莫扎特当年使用过的各种乐器、关于莫扎特的画像、莫扎特的亲笔书信和私人物件等等,堪称一本实物版的“莫扎特百科全书”。这次得琴的意外之喜自然让基金会欢欣鼓舞,不过他们还是负责任地请专家检验了这把琴的真实性,结论是:无疑属于莫扎特。更重要的一点是,它的所有部分都完好无损,成色优异,甚至可以立即演奏。值得注意的是,这把琴与17、18世纪意大利制琴师的作品一样,指板和琴颈部分都比以往略长,以便适应更为复杂多变的浪漫主义时期小提琴曲目。
与本次收获最接近的一次,可能是另外一把1700年左右由德国制琴世家克劳兹所制作的小提琴——由于据资料查阅下来,莫扎特曾在萨尔茨堡音乐会上用过它几次,于是莫扎特基金会1956年当机立断将其购入。1966年基金会又买入了一把,可今年这把“科斯塔制”小提琴的完美程度比前两者应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基金会方面已于近日发布消息:“科斯塔制”小提琴将会在基金会下属的莫扎特博物馆中展览一段时间,未来也会与其他许多莫扎特曾用过的乐器一起,成为一系列主题音乐会的演奏乐器——即是说,普通观众重闻“莫扎特之声”,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