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民生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同济教授首次成功制备“抗菌肽囊泡”,成果登上国际著名期刊封面~~~
同济教授首次成功制备“抗菌肽囊泡”,成果登上国际著名期刊封面~~~
同济教授首次成功制备“抗菌肽囊泡”,成果登上国际著名期刊封面~~~
同济教授首次成功制备“抗菌肽囊泡”,成果登上国际著名期刊封面~~~
同济教授首次成功制备“抗菌肽囊泡”,成果登上国际著名期刊封面~~~
同济教授首次成功制备“抗菌肽囊泡”,成果登上国际著名期刊封面~~~
同济教授首次成功制备“抗菌肽囊泡”,成果登上国际著名期刊封面~~~
     
2013年11月24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同济教授首次成功制备“抗菌肽囊泡”,成果登上国际著名期刊封面
抗癌药进“集装箱”直捣病灶
张炯强
  本报讯 (记者 张炯强)有一种神奇的囊泡,不仅自身具有优良的抗菌性能,而且还能将抗肿瘤药包裹起来,直接送达癌症患者的病灶部位,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这一有望为癌症患者带来福音的“抗菌肽囊泡”,由首批上海“千人计划”专家、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杜建忠教授课题组在国际学界首次提出,并在实验室成功制备。该研究成果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化学会大分子快报》上。

  “抗癌药具有一定的毒性,副作用大,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也对人体正常细胞造成伤害;有些肿瘤病人手术后不仅需要化疗、放疗,还容易诱发其他病症,需用大量的抗生素来抗感染,这样一来就会产生复杂的药物相互作用及耐药性,对于疾病治疗很不利。”杜建忠教授介绍说,课题组基于多年高分子材料和抗菌领域的研究,尝试从人体自身免疫系统入手,结合天然高分子材料,开发一种新型低毒抗菌囊泡,将抗癌药物包载其中,以减少多种药物对人体的伤害,并延长药物作用时间。

  杜建忠教授表示,一方面人体自身免疫系统中具有“抗菌肽”,用它可以天然杀菌;另一方面高分子纳米囊泡可以包载很多药物,在生物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潜在应用。循此研究思路,课题组将人工合成的抗菌肽连接到天然高分子材料“壳聚糖”上,并进一步成功合成出高效低毒抗菌高分子纳米囊泡。

  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抗菌肽囊泡”不仅抗菌效果好,而且毒性很低,不会增加红细胞破坏;它还如同一艘航行在人体海洋中的“航空母舰”,可以高效包载抗肿瘤药和抗癫痫药,以“集装箱”方式打包直接运输到癌症部位,在无需使用外在抗生素情况下,就能实现灭菌并可长时间“巡航”,也不会误伤正常细胞。

  杜建忠教授打了一个比方:“这好比是打一场战役,‘抗菌肽囊泡’能将几千个士兵集中在一起,火力很猛,敌人可以快速被消灭;而普通的抗生素胶囊,就好比用一个士兵来对付一群敌人,而且数小时后就失去战斗力,还会产生耐药性。”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民生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人才专版/招生培训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新视界
   第A15版:新视界
   第A16版:专访/新视界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阅读·连载/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音乐音响/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谈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译文
   第B12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4版:市井故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6版:新智/星期天夜光杯
受理“一口式” 服务“全科式”
抗癌药进“集装箱”直捣病灶
居民身边的“一平方米小菜园”
招聘时间提前计划缩水
7家公墓倡导错时落葬
广告
广告
新民晚报民生新闻A04抗癌药进“集装箱”直捣病灶 2013-11-24 2 2013年11月24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