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艺术遇上房租,不用问,败下阵来的肯定是艺术家,因为他们付不起高昂的租金。正如艺术需要一些狂野、需要一些激情、需要一些不问规则,但是一旦艺术被上“管理的台阶”,商业必然挤兑出了艺术。
艺术的特性决定了做艺术的人中能够成功、能够功成名就极不易,流芳百世的作品和作者更是凤毛麟角。他们实际上没有多少收入,有时连“活”都是个问题;当然,最糟糕的还是一身的艺份无人喝彩,于是他们中有些人走向了街头。
所以,给他们一片自由的天空,当然也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只要平等和尊重,有时这个城市或某个广场也会因他们的出现而出彩。
我们的城市需要双年展、艺术节、设计节,也需要街头的流浪艺术家,因为冷不丁撞入眼帘的蒙娜丽莎很养眼也很独特;可是,这种草根艺术很脆弱、很胆小、很弱势,风吹草动,立刻就踪影全无,所以还是请大方地给一点细心呵护。
来自挪威的阿勒(Arne Winness)会在广场上一眼就认出从兰桂画的毛泽东像,还知道他画毛泽东像是因为国庆,他赞叹:“画得太像了,这位‘艺术家’很棒!”从兰桂也说,艺术水准“达到一定高度以后,想开一个画廊”,这几乎是他一生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