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所长、中山医院呼吸内科主任白春学教授介绍说,PM2.5颗粒小,表面积大,易于吸附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而且流动性大,容易长时间漂浮在大气中,可直接导致肺损伤,也可间接作用于全身,特别是心血管系统。
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研究揭示了PM2.5对人体,特别是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致病机制。长期或短期暴露在PM2.5中,可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肺癌、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等多种心肺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副院长、呼吸科主任李惠萍教授认为,三条途径可以预防雾霾的危害。
■ 空气净化 禁烟与空气净化是避免长期暴露于高浓度PM2.5环境的可行办法。研究表明,空气净化器可显著降低室内粗细颗粒物的浓度。
■ 口罩 在环境空气质量不能短期内改善的情况下,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公众自我保护方法。
■ 环保 控制环境PM2.5的浓度,最关键的是减少PM2.5的污染源,如戒烟、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