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专家们的观点,除了燃煤稍有差别,南方的污染源与北方相同:一是工业,特别是钢铁、水泥等排放量较大企业;二是交通,包括机动车尾气排放等;三是城市建设带来的污染排放。这些条件“万事俱备”后,如果没有冷空气,“只欠东风”,雾霾就能大行其道。
无大风,则雾霾,“坐等风吹”终究不是个办法。现在看至少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最根本是改革执政理念,打造“绿色GDP”,真正做到环境优先。要将环境保护列入政绩考核内容,而且适当提高比重,并加大问责的力度,出多重的拳、下多猛的药都可理解。
其次,在强雾霾易出现的季节,应该最大程度减少重污染生产型企业的燃煤排放。可以考虑对施工场地安装摄像头,在线实时监控工地遮盖、围挡和渣土车覆盖情况,一旦发现违规行为令其停工。此外还可以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尤其在出租车、公共汽车更新换代时,尽量减少机动车保有量。
在推进上述这些措施的过程中,必须更好地发挥舆论作用倒逼治污,让各种产生污染的违规“无处遁形”。例如,相关主管部门公布污染物排放限值以及企业污染信息,提高公众对污染的知晓度,让其能够更有效地监督、举报,从而倒逼企业治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