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焦点
     
本版列表新闻
新修订的《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今起施行。本报与触动传媒发起“儿童安全座椅”使用情况调查——~~~
新修订的《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今起施行。本报与触动传媒发起“儿童安全座椅”使用情况调查——~~~
新修订的《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今起施行。本报与触动传媒发起“儿童安全座椅”使用情况调查——~~~
     
2014年03月01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修订的《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今起施行。本报与触动传媒发起“儿童安全座椅”使用情况调查——
儿童乘车安全 家长亟待补课
王文佳
新民图表制图 贺信
  今天,修订后的《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正式施行。条例中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其他成年人携带未满12周岁未成年人乘车的,不得安排其乘坐在副驾驶座位;携带未满4周岁的未成年人乘坐家庭乘用车,应当配备并正确使用儿童安全座椅。

  本报与触动传媒上月联合发起“儿童安全座椅”民意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89510份。调查发现,很多家长安全意识淡薄,存在不少乘车安全的误区。

  新规知晓率并不高

  中国社会科学院今年1月发布《2012-2013中国汽车社会蓝皮书》称,我国每年超过1.85万名14岁以下儿童死于交通安全事故,死亡率是欧洲的2.5倍、美国的2.6倍。交通事故已成为我国14岁以下儿童的第一死因。可是直到出事的那一刻,很多家长还并不知道,他们的“想当然”可能让孩子处于危险之中。

  问及“未成年人不能坐副驾驶的主要原因”,分别有近三成的受访者认为是“小孩好动,会干扰正常驾驶”(28.55%)和“孩子缺乏经验,无法对即将发生的危险即时做出反应”(29.91%)。只有41.54%的人了解“一旦发生碰撞,安全气囊和安全带都可能伤到孩子甚至导致死亡”。

  据全球儿童安全组织中国区首席代表崔民彦介绍,目前安全气囊和安全带都是以成人坐姿身高设计的。安全带容易勒住孩子的头颈;气囊的位置往往就在儿童的头部,孩子的颅骨比较薄,一旦撞击,后果不堪设想。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实验数据显示,当轿车以每小时48公里的速度行驶时,碰撞的瞬间,7公斤的婴儿会像一个300公斤的重物一般冲向前挡风玻璃,大人根本无法抱住。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当轿车发生碰撞时,儿童安全座椅能使婴儿的死亡率降低71%。

  修改后的《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就是希望从立法层面减少因家长安全意识淡薄造成的儿童伤害事故发生概率。

  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公众对此的知晓度并不高。明确表示“知道3月1日后,上海市不再允许12岁以下儿童坐副驾驶”的受访者不足五成(43.87%);26.63%的受访者听说过这个新规,但不知道年龄限制;还有29.5%并不知道这项规定。

  安全座椅普及率低

  公安部交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国私家车保有量达8507万辆,比2003年增长13倍。和飞速增长的私家车拥有量相对的,却是低到尘埃里的儿童安全座椅使用率。有研究显示,在中国,儿童座椅使用率不足0.1%,而在一些发达国家,这个数字超过90%。

  《2012-2013中国汽车社会蓝皮书》中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75.66%的汽车内没有安装儿童安全座椅。本次调查中,私家车内安装了安全座椅的家长仅占56.62%。其中,还有三成虽然装了安全座椅,却并不是总让孩子坐上去。

  有近一半的受访者并没有为孩子购买安全座椅。至于原因,31.32%的受访者觉得“只要家长注意不会有安全问题”;35.34%的人认为“太麻烦或者孩子不爱坐”;另有33.34%的家长受经济条件限制,他们对国产安全座椅质量不放心,又碍于进口座椅太贵,所以一直没有购买。这些家长多数会选择“大人抱着坐”(近六成),也有人会“系上安全带,让孩子单独坐”。

  “中国虽是儿童安全座椅生产大国,但至今仍是消费小国。”崔民彦说,2012年,我国儿童安全座椅国内外总销量约为1000万个,而国内销量仅占5%。她指出,诸多儿童乘车不良习惯的出现,根源还在于认识上的重重误区。“有的家长会觉得抱着孩子坐、车速较慢就不会出事。事实上国外有过调查,这种短距离行车,或是在家门口发生的车祸是很多的。”

  配套服务相对滞后

  当然,安全座椅的使用率不高,也不能完全归罪于家长的安全意识。法律缺乏强制性约束,汽车厂家、销售商和4S店缺乏配套服务,安全座椅价格不菲等,都是安全座椅无法普及的原因。

  当问到“在购车及汽车维护时,您有被提醒过为儿童安装安全座椅吗?”,仅有38.29%的受访者回答有,近三分之一(32.35%)的受访者表示“没有,我也没装”。令人欣慰的是,有29.35%的受访家长虽然没有被提醒,依旧装了安全座椅。

  “认为安全座椅都差不多,或是国外买的就一定好也是错误的。”崔民彦指出,安全座椅一定要选择和车辆安全系统标准相对应的,安装得当的话,前后左右的移动都不应超过3cm。崔民彦坦言:“我国安全座椅的配套服务还比较欠缺。”

  我们应当认识到,未成年人乘车安全是个社会系统工程,不是靠一纸法规就能完全解决的,需要汽车厂家、安全座椅生产厂家、汽车使用者等各方面的配合。任何一个中间环节断开,都可能使得法规在汽车使用环节被架空。

  此次修订的法规,虽然有很好的引导作用,但并无具体的惩罚规则。在调查中,对于惩罚方式,主张“警告、教育,点到即止”的受访者最多(38.99%),倾向“罚款、扣分,从严处罚”的紧追其后(35.58%),还有25.43%的人觉得“这是我自家的事,不应该处罚”。

  对此,崔民彦的看法是:各国此类法规的实施都有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随着公众安全意识的提高,倡导性规定可逐步过渡到强制性规定。         本报记者 王文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评论·专栏
   第A06版:专版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设计之都/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4版:设计之都/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设计之都/国家艺术杂志
   第B06版:设计之都/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设计之都/国家艺术杂志
   第B08版:设计之都/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2版:视觉产生/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儿童乘车安全 家长亟待补课
仍有少数儿童未按规定乘车
食品事件为何迷雾重重
新民晚报焦点A03儿童乘车安全 家长亟待补课 2014-03-01 2 2014年03月0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