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惠利健研究组已运用细胞“转行术”,成功将小鼠皮肤细胞转变为肝细胞,该方法不仅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上发表,而且入选当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然而,生命科学何其复杂与精妙。研究组发现,同样拷贝到人体内,竟然不管用!于是,三年来,研究人员从头开始,反复筛选和优化实施细胞“转行术”的条件,终于找到了诱导人皮肤细胞重编程为肝细胞的有效方法。
“转行”为肝的hiHeP细胞不仅表达肝脏基因,而且具备肝细胞的许多功能,包括分泌血清白蛋白、积累糖原、代谢药物、转运药物等。模拟人类酪氨酸代谢缺陷疾病的“肝衰竭小鼠”,被移植入hi-HeP细胞后,肝功能指标明显恢复,有近40%最终被救活。惠利健研究员领衔的年轻科研团队,下一步打算用这一技术方法来治疗肝衰竭的猪,如果奏效,未来会将临床实验范围拓展至人。
因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感染等原因引起的肝炎,肝硬化,肝癌,肝衰竭等重症肝病患者,往往只能通过肝脏移植来治疗。中国是“肝炎大国”,但肝脏供体不足,严重阻碍了肝脏移植治疗的应用。“转行”肝细胞的出现,朝着人工肝的治疗方向迈进了一大步,有望缓解人体肝细胞的供不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