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一版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3月1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长当一天“校长” 管管学校事
马丹 龙钢
  本报记者 马丹 特约通讯员 龙钢

  今天早上7时不到,虹口区复兴实验中学家委会委员沈舒浩把一张全校课程表和一张学校教育管理活动表塞入包里,和儿子沈略说:“我们早点走,爸爸要去你们学校当‘校长’。”

  去年秋季新学期开始,这所学校悄悄启动了一个新措施——邀请家长轮流来学校做一日“校长”。今天是沈舒浩和另外一位家长刘克伟首次轮到当“校长”。  

  问门卫 “打探”课间活动

  7时15分,沈舒浩停好车,就奔进位于教学楼一楼的“家长校长”办公室。7时30分,沈舒浩就像学校老师一样,站在校门口迎接学生。“走慢些,下雨不要蹦蹦跳跳。”他笑眯眯地叮嘱学生,顺便又和门卫攀谈起来,问题都是围绕着学校的校园生活:每天几点放学?午餐是几时开始?学生下课会不会出来玩?

  问校长 毫不客气“提意见”

  “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去听课吧。”8时不到,同样在校门口护导的刘克伟招呼沈舒浩。刘克伟走进初一(3)班的教室,听起科学课《新颖的材料》,而沈舒浩去了儿子所在的预备(2)班,听语文老师讲铁凝的《一千张糖纸》。

  9时下课铃响,刘克伟回到了“家长校长”办公室,正巧遇上了校长吴炎。“课真的挺精彩的。但是,我觉得老师讲法还是传统了点。是否再给学生多些直观介绍,比如利用视频、图片等。”刘克伟不“客气”地提起意见。  

  问学生 晚上作业做到几点

  和刘克伟不同,沈舒浩听完一堂课并没有急着回办公室,而是“抓”过前排的学生刘阳问:“昨天晚上作业做到几点?”刘阳答道:“七八点。”旁边的学生听到沈舒浩和刘阳聊天,也插了话进来。

  家长“校长”有实实在在的权力,哪位老师批改作业不仔细、学校食堂饭菜是否可口、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哪里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家长“校长”都会指出。吴炎说,家长“校长”在学校事务中不仅有“五权”,即:知情权、决策权、评价权、质询权、监督权,每年学校确定学生推优名单时,家长“校长”的一票也至关重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焦点
   第A03版:全国两会·观点
   第A04版:全国两会·话题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消费者维权·特别报道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3·15专版
   第A17版:3·15专版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目击
   第A25版:长三角
   第A26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7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阅读/连载
   第A31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32版:生态上海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每周聚焦/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家长会
   第B04版:校园内外/教育周刊
   第B05版:人才周刊
   第B06版:留学移民/人才周刊
   第B07版:汽车周刊
   第B08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9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0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1版:广告
   第B12版:康健园
   第B13版:康健园/互动
   第B14版:热点/康健园
   第B15版:康健园/关注
   第B16版:幸福之门/专版
决不牺牲国家核心利益
同心同德为实现中国梦奋斗
小悦露,回家前阿姨再抱抱
规划用地“零增长”
家长当一天“校长” 管管学校事
列支敦士登王室藏品展出
中国为什么没有足球天才
报头
新民晚报一版要闻A01家长当一天“校长” 管管学校事 2014-03-12 2 2014年03月1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