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2:生态上海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海湾国家森林公园“三级跳”变身记
~~~——上海海湾国家森林公园“三级跳”变身记
~~~——上海海湾国家森林公园“三级跳”变身记
     
2014年03月1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昔日的世纪林,今天的市民乐园
——上海海湾国家森林公园“三级跳”变身记
张钰芸
  上世纪60年代时,这里是围海而成的国营农场土地。

  十多年前,这里是一片刚刚开始建设的生态林,引入近自然林理念,打造出宁静野趣。

  如今,这里是国家4A旅游景区,2000亩梅园更吸引了数万位游客,成为市民享受天然绿地,呼吸新鲜空气的乐园。

  这就是上海海湾国家森林公园,从沿海滩涂到国家4A级旅游景区,生态造林是其“三级跳”的重要基石。  

  造林之初“师法自然”

  上海海湾国家森林公园的所在地,原是上世纪60年代围海而成的国营农场土地,属于中亚热带北缘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过渡性植物区系。当地的立地条件颇为特殊,不但土壤盐碱,地下水位高,还有台风侵袭等。

  在立项之初,通过对附近省区植被类型、演替状况反复考证,规划者决定以“师法自然”理念为原则,以“顶级群落”理论为依据,结合当地特定立地条件,探索性地引入近自然林理念,立意创造以林为背景、水为依托、富有宁静、野趣特色,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

  从一片农田开始,海湾国家森林公园迈出第一步,打造以“顶级群落”理论为依据的近自然林。

  打地基改土壤就地育苗

  首先是打好地形基础。为了创建永久性多种群落结构的林地基础,在经济合理性评估之下,构筑林间水系,工程人员共开挖水系146公顷,实行土方就地平衡,堆筑连绵土丘185处,可谓大泓之上丘陵迭起。如此这般地创造了多生境格局,为植物多样性奠定了基础。

  其次是改良土壤。为了构筑水系而形成的多变地形,打破了原土层结构,再有施工中被机械重压,使得土壤的透水透气性极差,返盐严重,不能急于造林,须先改良土壤,包括种植田菁在内。

  然后是遵循“适地适树”,把好苗木关。选择耐盐碱、耐水湿、抗强风、抗海潮风、对土壤要求不高的树种办圃育苗。1999年至今,培育当地适生种92科340种,420万株苗。借鉴前国际生态学会会长宫胁昭的造林法,用乡土树种小苗造林的做法,营造海湾近自然林,采用的基本都是2-3年生小苗,既节约综合造林成本,又提高了造林成活率。

  分步建成国内最大梅园

  经过精心打造,2011年上海海湾国家森林公园被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从一片农田翻身成为休闲旅游的海上森林。但在2012年之后,公园又启动了新一轮的改造。

  始建于千禧之年前后的林分,已达10年或以上年期,进入了速生期,显示郁闭度过高的状态,海湾森林公园面临全面林相改造的任务。海湾森林公园作出了总体规划和自2012年起的分步实施的改造计划,其中最大的改造项目为原松竹梅园区,即现在的梅园。

  梅园原貌为地型起伏、水系逶迤,松、杉、竹等植被丰厚,2012年起,通过对先锋树种的调出、开花结实竹子的清除,其他伴生树种的抽稀等措施后增植了梅花,构成了今天2000亩规模,35000株梅花的一湖三岭七道湾的特大型梅花专类园,且已于今春成功举办上海首届梅花节。

  其次通过对文化区域的林缘改造,已成功种植10000多株早樱,丰富了林缘景观,增加了又一赏花景点,为下步改造工程的展开积累了经验。根据总体林相改造计划,除在建过程中的牡丹园之外,将对水上森林区、湿地林区等相关林分按计划分步实施林相改造,使海湾森林的森林景观更美、更健康,为上海市民提供四季佳赏的好去处。

  海湾森林是实践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成功案例,二次转型发展很成功。第一次转型发展把沿海滩涂转成沿海防护林,建成上海最大生态片林,为上海生态文明建设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作出了重要贡献;第二次转型发展把大型生态片林建成国家级森林公园,在此基础上提升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市民增加了一个休闲游憩地,也为全市生态片林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本报记者 张钰芸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焦点
   第A03版:全国两会·观点
   第A04版:全国两会·话题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消费者维权·特别报道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3·15专版
   第A17版:3·15专版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目击
   第A25版:长三角
   第A26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7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阅读/连载
   第A31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32版:生态上海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每周聚焦/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家长会
   第B04版:校园内外/教育周刊
   第B05版:人才周刊
   第B06版:留学移民/人才周刊
   第B07版:汽车周刊
   第B08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9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0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1版:广告
   第B12版:康健园
   第B13版:康健园/互动
   第B14版:热点/康健园
   第B15版:康健园/关注
   第B16版:幸福之门/专版
昔日的世纪林,今天的市民乐园
从千人植树到万人植树 从“3·12”到365天
2014年植树节各区县组织义务植树尽责计划一览表
新民晚报生态上海A32昔日的世纪林,今天的市民乐园 2014-03-12 2 2014年03月1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