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上报集团新媒体法制文化沙龙举办了一场以信息安全为主题的研讨会,信息安全专家提醒市民,诈骗短信紧跟热点的速度超乎想象,市民防范意识也必须时时“升级”。
诈骗短信紧跟社会热点
“受到马航班机失联影响,您所预订的航班已经取消,请拨打电话XXXXXXXX了解详情。”
日前,不少市民接到了类似这样的陌生短信,顺着短信提供的400号码拨打过去,“客服人员”会向市民解释航班因为马航事件发生调整,必须立即改签,否则可能影响行程。
当市民将“改签费用”打入指定账户,一场骗局就宣告成功。
“把失联航班作为诈骗素材,诈骗团伙的道德下限又一次得到了刷新。”在昨天下午的信息安全研讨会上,上海触宝信息科技公司CEO王佳梁告诉记者,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是,只有预订了飞机票的用户才会收到这样的短信,而这些信息是如何落入不法分子之手,原因不得而知。
据介绍,诈骗短信紧跟热点的速度令人瞠目结舌,一切社会热点话题均会成为编写诈骗短信的新素材。
从早期的“非常六加一”“法院传票”,到最近的“爸爸去哪儿?”“我在东莞被抓”等一系列诈骗短信,和热点话题几乎同步出现。
防范意识也需及时跟进
“诈骗短信在升级,市民的防范意识也必须及时跟进。”王佳梁告诉记者,近年来诈骗短信在技术上运用伪基站等高科技设备,在内容上紧跟时代潮流热点事件,针对性也更强,许多年轻人都上当受骗,何况防范意识较弱的中老年人。
对使用智能手机的市民,专家建议安装号码防火墙软件,目前已经有一些软件可以做到对垃圾信息进行过滤或标记。
除了技术防范之外,意识防范也尤为重要。市民应该尽量多去核实信息的真伪,遇到看似“银行、公安局”发来的信息进行二次确认,不要轻易点击短信内的连接,以免误触“钓鱼网址”。 本报记者 李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