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一版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3月23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草坪音乐会响起“春之声”
朱光
■今天上午,众多市民坐在森海塞尔上海音乐厅音乐广场草坪上观赏音乐会 本报记者 郭新洋 摄
  本报记者 朱光

  闻着青草香,顺着“‘春之声’森海塞尔上海音乐厅绿草坪音乐会”的刀旗,一路走到音乐厅西侧的大草坪——不过早上9时,就有三四百位市民,已经坐在新铺的草坪上静候。入口处,还贴心地竖着一块牌子:“童车寄放处”。有不少穿得花红柳绿的孩子在草坪上嬉笑打闹,吸引着家长举着单反相机追拍。此时,曾经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任教的音乐教育家艾德·乌里韦,正在台上调整谱架、话筒和座位。

  10时整,一身明黄色连衣裙的主持人上台,立刻抓住了观众的视线。此时,草坪上已经汇聚了近千名观众。主持人自报家门:“我是947经典频率主持人洪韵,欢迎大家在2014上海市民文化节启动当天,在春光明媚的上午,来欣赏‘古典拉丁’打击乐与弦乐四重奏音乐会……”

  刹那间,观众们都安静了下来。孩子们主动归位,只有爱好摄影的人们自觉站在外圈。大家都特别默契,没有人从台口前走过。舞台上已经安放着非洲打击乐器马林巴、常见乐器架子鼓等一些“大家伙”。虽然这是一个室外舞台,但是并没有因为身处露天而过于简化配置。灯架、音响,配置齐全,为了乐器的防晒,加了黑色顶棚。

  当Feeling弦乐四重奏组合走上舞台,落座,演奏完维瓦尔第的《春》之后,主持人现场提问观众,是否能认全弦乐四重奏分别是哪几样乐器。有一个男孩子特别起劲,站起来大声说:“小提琴、小提琴、小提琴、大提琴!”主持人也挺幽默:“哦,你是看他们的大小,大提琴码子最大是吧?”

  最能体现音乐会主题的是胡丹菲与艾德·乌里韦合作的《鼓手的对话》。身穿粉色衬衫的演奏家胡丹菲与据称是“打击乐考级专家”的乌里韦,两人双腿各自夹着一个非洲鼓,靠双手打击不同节奏,仿佛产生了“对话”的效果。此时,特别能显现出东西交融的韵律和谐。音乐会的其他曲目也相当耳熟能详,例如小提琴与马林巴二重奏的巴赫《圣母颂》、莫扎特的《小夜曲KV525》第一乐章等等。走过路过的不少市民,包括拎着溜冰鞋的几位外国朋友,都想走入草坪欣赏音乐。不过,在得知需要事先上网预约才能入场后,他们显现出遗憾的表情,询问是否有节目单。工作人员立刻补充说明,市民文化节的活动内容特别丰富,并且已经制作成APP程序,可以在手机上下载。

  春日里,音乐中,来自澳大利亚的凯蒂,看着手机,愉悦地套上溜冰鞋,一溜烟地滑走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百姓故事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新闻面对面
   第A08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09版:新民资讯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运动汇
   第A12版:体坛轶事/运动汇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招生留学/人才专版
   第A15版:东方大律师
   第A16版:新民法谭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6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千余场身边好“戏”开演
我选择从荷兰推开欧洲大门
草坪音乐会响起“春之声”
今日导读
小弟,谢谢侬造了“美臻园”
报头
新民晚报一版要闻A01草坪音乐会响起“春之声” 2014-03-23 2 2014年03月2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