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好学之人。自迷上古字画收藏后,天天查资料,日日翻古书,电视里的收藏类节目必看,古玩市场更是每个星期都要光临。更为重要的是,我拜了一个在圈里摸爬滚打了二十多年的老玩家为师。师傅嘱咐我,初入此行,一定要多看,少买。
这道理我懂,所以我做得更加彻底——入行五年来,我从未买过任何一件东西。都说初入行一定得先交几次学费,我就偏不交。一件东西不买,一分钱不花,还有什么学费可交?
学艺五年,我自觉学业已成,一般的赝品绝对骗不了我。比如网上真品与赝品的照片,我一眼就能辨别出来;师傅将真品与赝品放到一起,我能准确地将赝品挑出来;至于古玩市场上那些字画,我也从未看走眼一次。
当然,我去古玩市场,绝非光为练眼而去,也是为了有机会能捡个大漏。
师傅劝我,去转转可以,但千万不要有捡漏的心思,否则便有可能上当受骗。我说,凭我现在的能耐,谁能骗得了我?再说,如果不捡漏,那我岂不是白入行了?师傅摇头,说,你终于开始打算交学费了。
我可不信这说。苍天不负有心人,那天下午,我如愿以偿。是一幅山水画:小桥、流水、凉亭、垂柳、瘦石、远山……树叶中锋用笔,有如篆籀;山石如小斧劈就,轻且琐碎;重绿染叶,石青染衣,赭石染石……画面生动且安静,意境幽远。题款为:唐寅。唐寅何许人也?风流才子唐伯虎是也。此画如果上了拍卖会,至少能值百万,然摊主却只要价3000元!我心脏咚咚地跳个不停,却装成不经意地问摊主,一个破唐寅的画怎么也卖这么贵?对方一听就慌了:“家里的真东西,以为值钱呢。”他似乎生怕跑了这笔生意:“要不,2000块钱您拿走?”
古玩市场上,并非都是专业或者准专业人士。常有附近农民从家里翻点老东西,破书破壶破家具一类,到古玩市场边上摆个小摊,有买主来了,随便要个价,东西卖完就走。看此卖主,一身农民打扮,土里土气,傻里傻气,绝不是古玩的行家里手,必是附近农民无疑。急忙掏钱给他,抢过古画就走。
卖主在后面喊:“这画该不是我卖亏了吧?”我心跳如鼓,脚下不停,飞也似的出了古玩市场。整整一百万呐!换你也会飞!
回到家,稍稍平静一下心情,忽然感觉有些不对劲。如此好事岂能正好落到我头上?回忆那农民的眼神,似乎有些狡诈;再回忆画面,似乎有些异样。打开,便傻了眼。的确,画面上有小桥,有流水,有垂柳,有凉亭……可是,画面上怎么还有一只竹凳!竹凳放在凉亭里,“唐寅”二字,就题在旁边。
急忙回去,谢天谢地,那农民还在。上前拽住他,说他卖假,是个骗子,又吓唬他,今天如果不把钱退给我,就把他拉到派出所。对方却并不急,说:画也许卖贵了些,但其一,我不是骗子;其二,此画绝对是唐寅真迹。然后他掏出身份证,让我看个明白。我一看,差点晕过去。原来这个家伙就叫“唐寅”!画原来是他画的!
细琢磨,其实理亏的是我。就算他真想骗我,也不过想骗我2000块钱,何况人家能画到这种程度,也算得上好画匠了。而我呢?心怀鬼胎,一下子就想骗走人家一百万!自知理亏,于是双方各让一步,最终他退回我500块钱,又送我“别捡漏”三个字当成忠告,事情就算完了。
去师傅那里,将此事说了。师傅说,你买漏了,这太正常。我说,可是奇怪的是,买画的时候,我并没有看到画面上还有一只竹凳啊!师傅说,那时你的眼睛只顾盯着“唐寅”,别的当然什么也看不见。别说一只竹凳,就是画上有一架波音飞机,你也会屁颠屁颠地买下来!
唉,师傅说得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