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新闻面对面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3月23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飞机去哪儿了?我们该相信谁?
本版插图 郑辛遥
  【主持人】 

  阿竹 

  【嘉宾】 

  吕怡然 原《新闻记者》杂志主编、高级编辑

  刘徐州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政法宣传与舆情研究中心主任

  主持人的话

  连日来,马航客机失联事件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在中国、马来西亚、越南、美国等十余国家集结力量展开国际大搜救的同时,漫天乱飞的流言引发重重猜疑,当原本应该为公众揭示真相的专业媒体,一不小心也成了假消息的传播者。人们不禁疑惑,我们该相信谁?

  A  马航客机失联,让媒体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主持人:马航客机失联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各国的主要媒体都在报道此事,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上也在传播着各种或真或假的消息,一些平日里以严谨著称的媒体,在这次事件的报道中也出现了报道失实等问题。在大家疑惑“飞机去哪儿了”的同时,也有人在质疑“‘把关人’去哪儿了”。对此,您怎么看?

  吕怡然:应该说,这次马航客机失联事件,是一个非常罕见的特例,因而对新闻报道来说,也是碰到了前所未有的特殊状况。过去航班失事、空难发生后,尽管事故原因不可能立即断定,但事故的结果和情势比较明朗,新闻的聚焦点比较清晰,因此报道还可以比较有序。而这次是航班突然失联,杳无音讯,迷雾重重,数天过去,真相依旧扑朔迷离,分析仍然莫衷一是。于是乎,无论传统的大众传媒,还是新兴的社交媒体,面对的是同样的疑惑、陷入同样的困境、遭受同样的尴尬、遇上同样的纷扰,若以固有的新闻伦理、新闻原则去观照、衡量、评判,似乎有点跟不上趟。所以,这种新情况、新难题,值得考察、需要探究。但是我认为,目前不必简单地按照传统的理念去拷问,更不必匆忙地下结论、片面地追责,否则会有陷于教条主义、形而上学之嫌。比如,由于信源复杂、信息混乱,诸多主流媒体在虚假新闻的传播方面都未能幸免,均难以独善其身,“‘把关人’到哪里去了”这样的追问眼下就暂且搁置吧,最重要的应该是共同直面现实,深入分析思索,汲取经验教训,梳理总结出特殊状况下新闻报道的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B  突发事件报道,应该是逐渐接近真实的过程 

  主持人:在自媒体发展迅猛的今天,媒体从业者面对怎样的挑战?主流媒体要怎样给自己重新定位?

  吕怡然:在我看来,在当下这样的信息化时代,在多媒体、全媒体格局之下,无论是真实或虚假的信息,似乎都是“地球人共享”了。近来我身处大洋彼岸,每天在互联网上浏览搜寻失联航班的信息,尽管不会遭遇信息屏蔽,林林总总的信息尽可全盘接触,但基本的、主要的信息与国内受众接触的信息并无二致。一会儿有新的发现公布,一会儿又被否定,和国内的报道完全同步。此时,可以说社交媒体与主流媒体比肩,国内媒体与国外媒体“脚碰脚”。国内那些大牌报纸、通讯社的官方微博一不小心发布了虚假新闻,国外的名牌老牌媒体不也上当受骗了吗?无须“五十步笑百步”,大家一齐面临真实信息稀缺的空前窘境,不约而同地患上了“饥不择食症”。

  想起当年马克思在论“人民的报刊”时曾经说过:“只要报刊有机地运动着,全部事实就会被完整地揭示出来”;“人民报刊对于今天它所报道的事实或所发表的见解中的错误之处,明天它自己就会推翻”。我的理解,这句话诠释了新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尤其是突发事件的报道,应该是一个逐渐接近真实、揭示真相的过程。

  不过,作为主流媒体,确实应当严以律己,即便在信源杂乱之时、信息饥渴之际,绝不能降格以求,放纵自己,与社交媒体混战一场,毫无标杆意识,以致自我践踏公信力。

  非常赞同凤凰卫视记者闾丘露薇近日就此事对新闻媒体的专业与非专业所做的分析,她说:“转发或者传播二手资讯不是问题,但是既然是专业媒体,和网友的区别在于,要确保信息的来源。比如,看到别人说是CNN的报道,或者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官网的消息,至少要去这些地方确认一下,一来确保真实,二来别人也可能转述错误。只是,现在大家都有一种心态,只要转述的时候说清楚来源是哪里,自己就没有责任了。当然,还有一些媒体,干脆把来源省去。这是放在所有媒体面前的考验:谁都想做到又快又准,但是如果要保证准确就会比别人慢,愿不愿意坚持呢?这确实是很难取舍。”正是这个“很难取舍”的考题,在这次失联事件中格外显眼地摆放在我们面前,主流媒体能不能交上一份已经失分、却不应继续丢分的合格答卷呢?

  C  真相缺场的微博、微信世界,各种传言、谣言大行其道

  主持人:有种说法,重大突发灾难发生后最初若干小时的时间内,推特、微博等是有帮助的,之后是帮倒忙。这次的事件中,微博、微信等起了怎样的作用?

  刘徐州:微博、微信传播对突发重大事件、突发灾难事件的处置是否有帮助,取决于是否有微博、微信个体掌握一手的信息,是否能为突发灾难提供真相。也就是说,微博、微信对突发灾难信息传播的正向积极作用具有条件性。比如在某个突发灾难中,有人作为当事人或现场的目击者,第一时间向外界通过微博、微信发布文字、照片、视频,用他们握有的真相,记录、还原了现场,这些真相,经过“打捞”“发现”得以裂变式的广泛传播,让人们及时知道灾难的具体情形和状况,这时微博、微信对灾难的处置来说是有帮助的。像以前的温州动车事件、北京大水,今年的昆明暴恐事件都是这种情况,微博、微信对人们了解突发事件的具体情况、真实情形,对提供预警、净化谣言、组织救援、凝聚共识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这次马航客机失联事件则有不同,我们看到在微博、微信上“打捞真相”“发现真相”的传播动力和传播合意非常强劲,不过,和以往有个巨大的不同是,在事情发生后的100多个小时中,没有哪个微博和微信是来自现场的一手信息;为什么信号忽然从雷达上消失?到底有没有改变航线?为什么没有求救?是不是恐怖袭击?飞机到底去哪儿了?没有哪个微博和微信能回答人们的疑问,没有哪个微博、微信能为人们解开诸多谜团。

  这次的微博、微信在打捞真相、传播真相、放大真相上基本毫无作为,我们看到了微博、微信呈现真相的边界。真相缺场的微博、微信世界,各种传言、谣言大行其道,添乱品格凸显,大量而迅速流动的意见因无真相作为根基,其价值大打折扣。

  D  巨量信息拷问专业媒体的操守和责任

  主持人:在马航客机失联事件发生后,一时间假消息满天飞,不要说微博、微信,连一些专业的媒体也在报道失实的消息。这是否暴露出了我们的专业媒体存在某些问题?

  刘徐州:马航客机失联事件对专业媒体的新闻生产是一次严峻考验,我们的媒体包括一些有国际影响的大媒体暴露出很多问题,大量劣质新闻产品问世,数度造成假消息漫天飞。专业媒体的公信力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传统的新闻生产路径依赖需要检讨。有失专业地转引外国通讯社、外媒小报的报道。专业的职业操守缺失,对即使以“三无”为特征的信息披露也信以为真,对信息源缺乏审慎的求证核实,

  有的时候甚至缺乏常识,任由猜测性信息释放。谣言满天飞,昭示一个专业的媒体主编,必需具有能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甄别出有价值的能力。我认为,在马航的失联事件的报道中,可以重新定义一个专业媒体的操守和责任。

  主持人: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传播者,并且由此对其他人产生影响,面对巨量的信息我们如何判断?

  刘徐州:媒体技术的变革赋予了个人表达的自由和权利,但不必然地同时赋予个人表达的相应义务和责任。个人表达的自律意识需要在一次次试错和对因放纵的言论或致不利的社会效果这一意识提高的基础上得以加强。在个人表达规范和伦理不健全的时代,一个负责任的专业媒体亟需派生出新的社会责任,即引领自媒体在自由表达的同时学会专业地表达,学会负责地表达。

  主持人:马航客机失联事件发生后,大批记者关注并参与了相关的采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听到对记者行为的质疑声。记者在采访那些遭遇了失去亲人的打击的家属时需要注意什么?

  刘徐州:机场和丽都饭店记者围堵失联客机乘客家属事件,使社会对记者的职业伦理产生广泛讨论。这其中有多个悖论:一边是媒体职责所系,一边是对失亲人群的可能伤害和冒犯;一边是媒体曝光和介入的积极影响,一边是对当事人隐私和肖像权可能侵犯;还有灾难报道的情感诉求和煽情的边界问题等等。需要执行“最小伤害原则”、“尊重当事人意愿原则”、“不过分煽情原则”。

  【BBS】

  我决定暂时不关注失联飞机的新闻了,太多以讹传讹的媒体报道和心怀鬼胎的官方发言,总之这件事已经超出我理解能力的极限了。

  @沙沙

  飞机还处于失联状态!拜托了,核实信息再转发!看清博主再转发!以讹传讹只能伤害正在等待准确信息的家属们! 

  @AzureS蔚蓝

  马航飞机失联事件是难得的全球大片——参与各国个性鲜明,情节发展扣人心弦,各种消息引人入胜,真相结果扑朔迷离,现正逐步引向高潮,我们期待最后结果的出现。 

  @老朱

  个人认为在这起突发事件未有结果之前应采取正确的心态。第一,不能炖心灵鸡汤。第二,不能完全相信媒体以及官方的报道与分析。第三,不能谴责任何人。第四,不要乱讨论或乱分析。第五,心里可以默默祈祷。

  @天下第二浪子

  请大家不要做任何猜测了!所有猜测都是无用的!很多猜测会变成谣言,阻碍真实情况的播报!这种猜测对于乘客家属无疑是更大的伤害!我们要做的是不要胡乱猜测和造谣传谣!祈祷奇迹发生! 

  @林格-飚爱团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百姓故事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新闻面对面
   第A08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09版:新民资讯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运动汇
   第A12版:体坛轶事/运动汇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招生留学/人才专版
   第A15版:东方大律师
   第A16版:新民法谭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6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飞机去哪儿了?我们该相信谁?
新民晚报新闻面对面A07飞机去哪儿了?我们该相信谁? 2014-03-23 2 2014年03月2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