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轻者出现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迅速,就会导致死亡。
手足口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潜伏期是3-8日。发病初期,先有发热、咳嗽、流鼻涕等症状,个别出现恶心、呕吐,随后,患儿的手、足等部位出现椭圆形的水泡。普通手足口病和重症手足口病的病情不同,所以,家长发现孩子发热、手足长水泡,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鉴别。
孩子患手足口病后,主要以对症治疗和护理为主。家长平时要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晒衣被,多通风。手足口病流行季节,尽量少去人多拥挤的场所。
一旦发现可疑患儿,托幼机构和家长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轻症患儿要留在家中治疗、休息,避免交叉感染。 本报记者 金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