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看到过一则别出心裁的寓言,讲的是三只小鼹鼠。秋天的时候,两只小鼹鼠悠闲地坐在田埂上,这儿看看,那儿看看。冬天的时候三只鼹鼠挤在一个洞里,食物无忧,日子过得很无聊。这时,第三只鼹鼠就把它在秋天的见闻慢慢地讲出来,讲它同燕子说话,看蚂蚱走路,冬日才显得不那么漫长。这时,其他两只鼹鼠才明白,它是在为它们储存过冬的阳光。
我喜欢这则寓言,因为它不同于以往的蚂蚁和蚂蚱,只教育我们要辛勤劳动,为以后的日子做准备,它为我们展现了另一
种生活的姿态,并告诉我们,它也是
必不可少的。生活的姿态并没有孰是孰非,毕竟,在摆脱了原始社会为食物奔波之后,人们已经开始追求更丰富的精神世界。
无论我们怎么叫嚣要丰富的精神,前两只鼹鼠仍然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四处奔走。“人比人,比死人,”这句话虽然通俗,却点明了一个道理:你永远有更高的目标可以追求。第三只鼹鼠无疑是逆行者,却也透着些智者的光芒,很多人虽然自己是前两只鼹鼠,却往往更愿意与第三只鼹鼠呆在一起。
许多人想必会想,第三只鼹鼠虽然储存了阳光,却没有储存食物,如果它没有和前两只鼹鼠呆在一起,它一样过不了冬,这是现实。童话里的鼹鼠可以互相分享食物,生活中却很少有人愿意接济你一辈子,即使有,你也会遭人唾弃。因此,大部分人不会一直是这一种姿态或是那一种姿态。自然有仁人逸士可以坚持从始至终,可是作为两脚踏地的凡人,我们既要面包,也要思想,在我们生活中,一辈子玩乐的自然是败家子,在工作中一头扎进去不出来的理工男也同样背了一个不会享受生活的骂名,一个收放自如的人才称得上有幸福生活。
凡事都有两面性,调整好姿态才是最重要的。人生不同,适合你的姿态自然也不同。既然一张一弛才能做到松紧有致,那么在直面时当记得放松,放松时记得松而不散。任何事物投入了就有乐,相忘了便无苦。但不管你的姿态如何,请记得像一朵向日葵,不管方向如何,都面朝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