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黄橘绿的季节远去了,又是天寒地冻时。随着阵阵寒意满布全身,我才发现我独自坐在书桌前很久了。可我脑中却一直重复着一句话:我不会怪她,绝不会……
“我和你弟弟出去了,你好好学习啊。阳台上还有点太阳,过一阵子务必要去晒晒。”这是妈妈出门前对我的交待。她辅导我翻译文言文。我说:“你不用来辅导了,我有自己的计划,否则只会适得其反。”她云淡风轻地说:“我只是来当你的主考官。”她每次都这么说。久而久之,我也习惯。结果,本来信心满满的我不免乱了阵脚,一连好几个单字都翻译得不到位。本来就失落的心情被她的几句话搅得我更加难受:“你看看,还是经不起考验。”临行前尽管生气,她居然还是不忘记关照我这个不合格的考生。
妈妈是个女白领。单眼皮的眼睛有凛然的目光,却并不让人感到寒冷;黑漆漆的眉毛,似乎与她缜密的心思、丰富的阅历一样。颇有气势的打扮,一口流利的英语,铿锵有力的话音,是别人对她的第一感觉。
我曾一度埋怨她,别人的妈妈都是一副温婉贤惠的脾气,为什么她却对我一向言语犀利,苛刻要求?
一阵寒风,带着冬天特有的寒霜的气息,拂过窗台吹过来,带着低低的呜咽,仿佛在为谁打抱不平。我的眼前突然显现出一个忙碌的身影,是妈妈留给我的最熟悉的记忆,是妈妈坚强的外表下暖色调的气息。
记忆中的她,每天下班回来,尽管绷紧的神经还未放松,但她第一个反应仍是挤出一个笑容,给予我们一个一天中最美好、温暖的拥抱。每次我掌灯夜读,都是她陪着我学习,偶尔的一句询问,悄然放在桌上的一盘水果,或是一杯冒着热气的牛奶,都是无言的鼓励。
她曾在工作期间遇见很多棘手的事情,她的面孔每到此时都是淡淡的,笑容也很勉强,似乎从未渗透进眼睛里。可每当她面对做儿女的我们的一个小小的进步,我都能看见她发自心底的笑容。
她曾经问我,长大以后回想起儿时母亲对自己严格的要求,会怨怪她么?曾经的我,从来没有正视这个问题,毕竟“长大”对那时的我来说,是多么遥远的问题。
可我现在想说,不会怨你,也绝对不会怪你。因为你对我们的严厉就是慈爱,你发自内心的笑容就是最好的鼓励。
就如黑格尔所说,回忆能保存经验,回忆是内在本质,回忆是实体的最高形式。陷入暖色调的记忆里,我内心一阵苦涩:我能给她做的真的不多,也无法在工作上帮到她。我只能默默地支持她,理解她,给她只言片语上的鼓励。我愿回报给妈妈一样的暖色调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