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5: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3月30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七十三、八十四”哪有事
郑金美
  文/郑金美

  老李今年73岁了。春节过后就开始闷闷不乐、愁眉苦脸。常在一块健身的老友问他为什么事情发愁,他说我今年73岁了,俗话说“73、84,阎王不请自己去”,我发愁过不去73岁这道“坎儿”。73、84俗称老年人的“寿命坎儿”,其实是一种封建迷信的说法,没有科学根据。又有人给他讲了这道“坎儿”的来历,他恍然大悟,还没出正月他就不再发愁了。

  73、84这两个年龄的数字,与我国古代的两位圣人孔子和孟子的死亡年龄有关。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虚岁是73岁。孟子生于公元前372年,死于公元前289年,虚岁是84岁,因为古代人的年龄都是以虚岁来计算的,所以人们认为孔子和孟子的死亡年龄是不吉利的数字。说什么圣人都会在这个年龄死去,何况一般平民老百姓呢?于是把“73、84”说成是“寿命坎儿”,多数人都不容易迈过去。这种说法从古至今世世代代流传下来,愈传愈广,愈传愈“悬乎”,致使一些老年人到了73岁和84岁这两个年龄段便顾虑重重,胆战心惊,吃不香、睡不甜,很怕迈不过去这个“坎儿”。万一有点头疼脑热的小毛病,也认为是不祥之兆,提心吊胆,思想压力很大,甚至忧愁烦恼、苦闷焦虑,使本来已经衰老的身体,承受不了如此重大的精神压力,常常出现一些心理疾病和生理疾病,影响健康长寿。

  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不断提高,医疗保健事业也在逐渐加强,人们的健康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平均寿命正在逐渐延长。以前说的“人活七十古来稀”早成过去,现在成为“70岁是最低,80岁小弟弟,90岁笑眯眯,100岁不稀奇”。据统计学统计的结果表示,一般来说人的年龄越大,死亡率越高,73岁和84岁这两个年龄段的死亡率,和70岁以上其他年龄段的死亡率相比,并无明显差别。所以说“73、84,阎王不请自己去”的说法毫无科学根据,老年人千万不要相信这种迷信的说法。

  长命百岁,颐养天年,是所有老年人的共同愿望,既然“寿命坎儿”是不科学的,就不要再忧愁烦恼,自找不快。应该振作精神,加强身体锻炼,一旦发生小伤小病,也要积极治疗,把坚强的意志和科学养生结合起来,尽量延长自己的寿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百姓故事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专版
   第A08版:新闻面对面
   第A09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运动汇
   第A14版:活力上海/运动汇
   第A15版:东方大律师
   第A16版:新民法谭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招生招聘/人才专版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新民教育/招生培训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6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七十三、八十四”哪有事
爱吃肥肉的老寿星
“一闻一捶”可助眠
小小银球给我健康快乐
新民晚报金色池塘/长命百岁B15“七十三、八十四”哪有事 2014-03-30 2 2014年03月30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