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养生之道,不少人会说,要吃得清淡,少吃肥肉,多吃青菜,这当然是有道理的。然而,家住虹口区的百岁寿星、蝉联2012年、2013年“上海市十大寿星”的孙澍文,却有个怪癖,就是爱吃肥肉。
那天,我们走访这位世纪人瑞。当我们走进他的房间,只见老寿星头发花白,见有客人进来,就笑着与我们打招呼。他思维清晰,精神矍铄。他的小女儿、原同济大学的教师孙惠来告诉我们,老寿星1907年出生,浙江杭州市人,高中文化。1923年来沪,原在上海的浙江兴业银行工作,后升至副总经理,也算银行高管,居住四川北路上的兴业坊。“三反五反”时曾参加“打虎队”,后到上海海鸥照相机厂工作,直至退休。一生育有三个女儿。退休后曾去过敬老院,后因吃了不洁的食品,生了一场病,出院后与小女儿孙慧来同住。年近百岁时不慎骨折,原想此劫难逃,可在家人的细心照料下,奇迹般地挺了过来。随行的医生测量的血压是65-125,血糖5,大家打趣道:小青年也不过如此!
探望百岁寿星,自然要谈长寿之道。不料老寿星小女儿孙慧来语出惊人地说:“我爸爸有一条特别突出,就是喜欢吃肉,而且是肥肉!”这一条,值得养生学家好好研究,至少告诉我们凡事不能搞绝对,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我们注意到老寿星房内有多张报纸,原来老人喜欢看报,为此,家人为他订阅了《新民晚报》、《上海老年报》等好几份报刊。老寿星每天约看报2—3个小时,说来奇怪,他看报不须戴老花眼镜,照样将报纸大小字体看得清清楚楚。我们不禁羡慕地看了一下老人的眼睛,老人虽寿过期颐,却双目有神,堪称奇迹。
老人能长命百岁,有两条给人印象深刻:一是心态平和,知足长乐。老人从来不发火,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整天乐哈哈的。他体恤子女,就怕拖累后辈,一有头疼脑热,往往自责:“怎么阎王爷忘记我了”。二是生活有序,营养平衡。老寿星不嗜烟酒。每天早晨7点起床,11点午饭后,就在沙发上打一个小时的盹,晚上7点左右就上床睡觉了。一日三餐,在女儿的料理下,做到晕素搭配,营养均衡。他每天早上一杯牛奶,一个鸡蛋;中午吃半碗饭,菜有鸡翅、咖喱土豆、鱼头豆腐汤等;晚餐是杂粮粥,如血糯米、小米等粥,再加一个盼盼小面包。午睡醒后,还会吃一根香蕉或几片西瓜。老人偏爱甜食,如粥里面要加点糖等等,却也没有得糖尿病。平时,他还喜吃豆制品和菌菇之类的菜,但不太爱喝茶。